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当下环境管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各级政府、多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做保障。针对天津市环境管理机制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天津市多部门环境管理协同机制框架,及完善环境管理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2.
中日恶臭污染管理方式比较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恶臭污染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一些食品、化工、制药等新型化工合成产品放的引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兴建等诸多原因,城市恶臭问题引起了环保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73.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天津市能源结构进行研究,从低碳角度出发,以改善天津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目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天津市能源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非低碳模式、低碳模式和强化低碳模式3种模拟方案下能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比较,找出适合天津市能源结构调整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4.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环评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针对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施情况,从参与主体、实施主体和具体实施过程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宏观及具体操作过程上提出增加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分别提出了建立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实施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参与对象,采取有效的参与形式,科学分析公众意见等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5.
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今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如何更好的防止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政策和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没有完全被控制。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历过严重的大气污染。但通过一系列防治法规体系的控制,美国的空气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改善。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的立法及对策,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美国控制有毒空气污染物的对策,比较了美国控制有毒空气污染物的法规与我国法规的差异,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6.
天津市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状况与典型气态污染物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和典型工业区为重点调查区域,通过网格法布设40个采样点,共采集不同季节的环境空气样品近1 300个. 采用嗅觉测定法、分光光度法和GC-MS分别测定恶臭感官浓度、NH3和其他气态污染物的组成及浓度. 结果表明:①天津市环境臭气浓度介于0~90之间,中心城区和工业区臭气浓度水平相当. 夏季臭气浓度<10的样品最多,占总样品量的42%,春季超过85%的样品臭气浓度>20,秋季超过70%的样品臭气浓度>20,说明春、秋两季环境恶臭污染较为严重. ②NH3是检出率最高的恶臭物质. 天津市夏、秋、春三季ρ(NH3)平均值分别为0.070、0.058和0.060 mg/m3,各类功能区中居住区和混合区的ρ(NH3)较高. ③秋季H2S的检出较为普遍,ρ(H2S)在0.006 4~0.220 0 mg/m3之间,中心城区和工业区的ρ(H2S)平均值分别为0.014 0和 0.023 0 mg/m3,最高值出现在工业区. 以物质浓度、嗅阈值和检出率为评估参数,通过分级赋值和多参数综合评分筛选出10种典型气态污染物,分别为NH3、CS2、苯、甲苯、间二甲苯、乙苯、1,2,4-三甲苯、乙醇、丙酮和异戊二烯;建立了臭气浓度与这10种污染物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和相关性(P<0.05,R=0.78),表明这些气态化合物是影响城市空气恶臭感官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臭氧催化氧化法是结合了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催化剂特性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含酚废水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系统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的优缺点,并指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太湖梅梁湾岸边带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太湖梅梁湾一处没有外源污染并具有藻类富集特征的岸边带进行了底泥中重金属形态与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Cu, Ni和Zn在水位变幅区及水向辐射区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Cr和Pb则在水向辐射区有所富集(富集系数>1).岸边带底泥中这5种重金属的惰性形态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开阔水体底泥,其中惰性态Ni在岸边带和开阔水体底泥中的含量分别为30.68%±0.56%和34.67%±2.72%,惰性态Pb则分别为25.45%±3.82%和34.17%±0.85%.重金属在岸边带底泥中的惰性形态含量低,说明其活性形态含量高,易于向上层水体迁移.藻类捕获型岸边带底泥中除了少量重金属会向上层水体释放外,总体可以作为湖泊重金属的汇.  相似文献   
79.
我国河湖水系众多,湖库水质直接关乎城市及农村用水安全。近40年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涉水污染也在逐步加剧,大量高营养盐来水汇入湖库,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涉水环境事故,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构成环境安全隐患。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湖库富营养化发生发展趋势及主要防控措施的剖析,以期为湖库富营养化的针对性治理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80.
北方大型居住区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天津某大型居住区内的一处景观水体进行了长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体总磷(TP)、总氮(TN)含量分别为0.06~0.26 mg/L、0.69~2.6 mg/L;综合富营养化指数(TLI)为45~65,该景观水体属于中-富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蓝藻、绿藻及硅藻组成。对位于下风向湖滨区水面漂浮絮体分析发现,该絮体主要成分为浮游植物,其活体成分以硅藻为主,藻密度达1.49×109个/L,显著富集氮(189.83 mg/L)、磷(27.4 mg/L)。若对该富集絮体进行定期打捞,可有效降低水体内源营养物质含量,有利于景观水体水质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