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降解甲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区后结合MnOx/Al2O3/发泡镍去除甲苯,考察甲苯进气方式、臭氧产生方法及湿度对甲苯与O3同时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O3是等离子体区后催化降解甲苯的主要物种,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可实现甲苯及O3的同时高效去除。输入电压为9.0 kV时,甲苯的去除效率达92.8%,在80 min内O3的去除效率维持在99%以上。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的活性没有直接的影响,O3浓度较高时湿度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很小。GC-MS分析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的主要气相副产物有烷烃、酸、酮和含苯环有机物,提出了甲苯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高冒区松散煤体赋存状态基础上,以平煤十三矿11111巷道高冒区为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高冒区温度场,根据模拟结果,确定高冒区高温区域,并结合传热、传质理论分析了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燃过程.最后根据判定的高冒区高温区域,提出了利用复合发泡充填材料防治高冒区高温区域的方法.研究表明:高冒区内,高温点出现在高冒区中部;复合发泡充填材料在防治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燃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44.
非热强介质等离子体反应器用于臭味气体的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金 《化工环保》2002,22(3):125-129
对非热强介质等离子体反应器用于臭味气体———氨、硫化氢、甲基硫醇的分解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施加电压、停留时间、初始浓度对臭味气体分解率的影响 ,并对氨的分解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3种气体的初始体积分数分别为 2 5× 10 -6和 5 0× 10 -6的条件下 ,当施加电压为 16kV、停留时间为 0 .2 3s时 ,氨的分解率达到 97%以上 ;当停留时间为0 .2 3s时 ,硫化氢和甲基硫醇分别在 10kV和 8kV时达到 10 0 %的分解。  相似文献   
45.
后所煤矿选煤厂位于云南省富源县,该厂经两次改扩建后,现处理能力为90万t/a,流程为跳汰主、再选——浮选流程。由于该厂入选原煤质量不断恶化,在要求精煤灰分≤12.5%时,入选原煤的可选性转为极难选煤,故跳汰机的分选效率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生产情况表明,在确保精煤质量的前提下,跳汰精煤产率仅在20%~30%之间。降级生产的产品销售困难。  相似文献   
46.
为了开发以低比能兼高冲蚀能力为特色的新颖的流体射流,笔者对带磨粒的锥形射流作了可行性研究,主要有:1) 分析归纳锥形磨料水射流的流场及其有关的方程式;2) 设计制造适合于磨粒水介质的螺旋流动发生器(取名旋动器);3) 在非淹没及淹没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锥形磨料水射流在管道清洗及水下切割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从压力容器的选材、制造和使用3方面分析一起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8.
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_3~--N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高振荡强度下大于低振荡强度;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使修复率提高7.5个百分点。铁炭复配介质修复地下水中NO3--N是有效可行的,修复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Fe/C=1∶1时修复率与介质用量呈正相关,无限减小Fe/C比并不能无限提高修复率,振荡强度对修复具有显著影响,低振荡强度下的修复过程较高强度存在滞后现象,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铁炭修复NO3--N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去除太湖水华蓝藻,考察了放电输出功率、空气流速、添加剂(异丙醇、腐植酸)等对蓝藻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能去除太湖水华蓝藻,放电功率100 W,空气流速1.0 L/min,放电18min,在光照强度2 000 lx和25℃下培养4 d,初始叶绿素a浓度为9.58 mg/L藻液中蓝藻去除率达87.8%。增加放电输出功率和空气流速能提高蓝藻的去除效率;腐植酸促进了介质阻挡放电对蓝藻的去除;而异丙醇添加剂抑制了介质阻挡放电的作用。放电处理后,蓝藻细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介质阻挡放电破坏了蓝藻细胞内含物。  相似文献   
50.
污泥静态好氧发酵中堆体板结与通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污泥静态好氧发酵中板结对强制通风和发酵进程的影响,降低通风能耗,基于理论研究确定了压降为强制通风风量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实验获取不同发酵阶段和强制通风条件下的堆体通风量和抗剪强度数据,分析堆体内板结的形成规律,通过计算验证板结的形成和消失对通风的影响,提出了需要改善通风的时间节点;然后基于风机的变频控制研究了风机功率变化对强制通风的影响。提出的通风解决方案采用阶段变频通风,实现了堆体温度和通风风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