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88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脱氮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提升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溶解氧浓度,强化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湿地内部溶解氧水平,曝气时溶解氧浓度可达6~9 mg/L,停止曝气后,溶解氧浓度迅速下降至0.5 mg/L以下,在湿地内部营造了一种交替的好氧和缺氧环境,分别促进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的情况下,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0%、87.6%和96.3%,较常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分别提高了74.1%、56.4%和18.1%,实现了氨氮、总氮和COD的同步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82.
联合运用聚铁混凝-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晚期垃圾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废水进水COD=601mg/L,色度=400倍时,提出最佳工艺条件:聚铁0.6 mL/L,臭氧用量144 mg/L,BAF停留时间7 h。研究表明,聚铁去除大部分悬浮性有机物,臭氧降解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AF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最终出水COD为75 mg/L,深度处理成本仅为5.5元/t。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84.
采用含固定化微生物的曝气生物滤池(G-BAF)处理炼油厂高浓度废水。当G-BAF池进水COD为298~11 278 mg/L时,出水COD为33.0~94.3 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7%;当G-BAF池进水ρ(NH_3-N)为12.1~188.0 mg/L时,出水ρ(NH_3-N)为0.9~49.4 mg/L,NH_3-N平均去除率为83%。经G-BAF处理后出水水质完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二类污染物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5.
山海关区新民居污水治理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进行污水治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出水COD≤48 mg.L-1,BOD5≤9 mg.L-1,SS≤10 mg.L-1,NH3-N≤4.5 mg.L-1,TP≤0.47 mg.L-1,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用于农村绿化和农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6.
CASS工艺脱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CASS工艺脱氮的效果不够理想、效率不高、出水不够稳定的现象,对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曝气时间、DO、温度、λ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时间3h,D02.5mg/L是本污水厂最合理的参数控制值,曝气时间3h时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和59.7%,D02.5mg/L时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5%和71.3%,脱氮效果良好;温度对脱氮的效果有很明显的影响,春季的脱氮效果明显好于冬季;脱氮效果随冲水比的增高而降低,但出水均达标说明CASS工艺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
88.
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亚硝化的实现以及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以实际污泥脱水液为研究对象,控制进水NH+4-N浓度在50~80 mg/L范围内,温度为27℃,pH值为7.8~8.2,DO浓度为0.5~1.0mg/L,分别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2种方式启动SBR亚硝化反应器,并考察了在不同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条件下NO-2-N累积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0 d左右的运行,在2种不同曝气方式下SBR均成功实现了亚硝化,稳定运行阶段,NO-2-N积累率分别达到95%和85%。经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中,亚硝化细菌多呈球状和杆状,大小不同,外形饱满。当进水氨氮浓度小于200 mg/L,曝气频率为曝气15 min/停曝15 min,温度为27℃时,NO-2-N积累效果最佳,平均积累率可达90%以上。间歇曝气可以有效促进亚硝化细菌富集,有利于实现较高浓度的NO-2-N积累。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西安市户县污水处理厂西厂及同用水工程的设计水质、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工程设计特点及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其中污水处理生化段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回用水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的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一体机,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相似文献   
90.
《中国环保产业》2009,(8):63-63
由南通市恒荣机泵厂有限公司开发的3L系列节能低噪声三叶型罗茨鼓风机,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中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沉砂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