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997篇
基础理论   250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好似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雾纱,又称“大气棕色云”。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有人把灰霾天气误认为是雾,其实这两者是不同的。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干与湿上,在于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大小:当空气中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主要有3方面因素。一是空气的水平流动很弱,使得水平方向小风与静风现象增多。二是大气层垂直方向出现的逆温现象。  相似文献   
992.
着重研究了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赋存形态,探讨了化学试剂浸提和曝气法去除重金属的可行性,为建立后续的去污染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枯洪两季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枯季稍高于洪季.从经济角度考虑,选用C2H2O4、(NH4)2C2O4、EDTA作为浸提剂结合曝气和TCLP翻转实验对厦门西海域代表性拟疏浚物样品(X5站位)进行了重金属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溶剂中,C2H2O4的效果最好;在相同溶剂条件下,对多数重金属元素,曝气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去除率.  相似文献   
993.
道路灰尘铂族元素含量的短期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上海市区中山北路(华东师大~武夷路)、长宁路(中山西路~安西路)、杨柳青路(金沙江路~武宁路)等3条道路,对道路灰尘铂族元素(PGEs)含量的短期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的含量为24.95~36.24ng·g-1(平均值为29.42ng·g-1),Pd的含量为85.34~158.89ng·g-1(平均值为117.88ng·g-1),Pt含量为20.15~48.48ng·g-1(平均值为34.42ng·g-1).其中,道路灰尘Rh、Pd、Pt含量分别是参照点的19.48倍、12.17倍和64.94倍.与国际其他城市相比,Pt含量较低,Pd和Rh含量处于中间水平.总体而言,道路灰尘PGEs含量及负荷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到达上限后,变化则趋于和缓.在车流量恒定的情况下,PGEs浓度及负荷的短期变化主要归因于气象条件的变化.降雨会使PGEs浓度降低,但不同类型降雨会使PGEs负荷发生不同变化,雨量较大,则负荷降低;;雨量较小,负荷反而有升高可能;;连续降雨后,PGEs浓度与负荷达到下限.一定的风力扰动会使PGEs浓度升高,但使PGEs的负荷变化变得较为复杂;;连续干燥无风天气会使上述PGEs浓度及负荷达...  相似文献   
994.
Plants have been used as good bio-indicators and genetic toxici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aquatic plants Hydrilla verticillata and Ceratophyllum demersum treated with 10 μmol/L Cd, 5 μmol/L Hg, and 20 μmol/L Cu for 96 h, showed changes in chlorophyll, protein content, and in DNA profiles. The changes in DNA profiles included variation in band intensity,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ertain bands and even appearance of new bands. Genomic template stability test performed for the ...  相似文献   
995.
Seventeen topsoil samples (9 urban, 4 suburban, 3 rural and 1 background) were collected in/around Harbin, a typical city in northeast of China, to measur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organocholrine pesticides (OCPs) in topsoil of Northeastern China in 2006. Hexachlorohexanes (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and hexachlorobenzene (HCB) were detected in soil samples with mean concentrations (in pg/g dry weight (dw)) of 7120, 5425, and 1039, respectively.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for other OCPs were very low, 4.8 pg/g dw for chlordane and 3.3 pg/g dw for endosulfan.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all OCPs found in soil samples were due to historical use of these chemicals or from other source regions through long- and short-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DDT was mainly used in the rural sites, whereas the sources of HCB, chlordane and endosulfan were mainly in the urban area. HCH was found almost equally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 Soil concentrations of all detected OCPs, except HCHs, in and around Harbin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which is expected since the use of these OCPs in the former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however higher HCH concentrations in and around Harbin than those found in most places of the Southeast China is not expec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 HCH concentration in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was most likely due to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LRAT) from Southeast China and the cold condens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城市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江苏省21家代表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污泥中含有7-16种PAH化合物,都是以2(或3)个苯环的化合物为主,而难降解4-6个苯环的化合物所占质量分数均较低.但污水来源及其处理方式、污泥处理方法等均影响着污泥中PAHs的含量及组成,消化可明显降低污泥中PAHs的含量.污泥中∑PAHs总量在11.68-169.91 mg·kg-1,各污泥间含量差异显著;具有致癌性的PAHs含量在1.17-41.03 mg·kg-1,平均值为6.59mg·kg-1;被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的PAHs含量在4.07-59.06 mg-kg-1之间.其中萘是江苏城市污泥中均含有的PAHs化合物,而对于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其含量相对较低,在污泥中含量一般在0-2.20 mg·kg-1,平均含量为0.15mg·kg-1,远低于我国农用污泥控制标准的3.0 mg·kg-1.  相似文献   
997.
板级电子产品加速因子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长寿命、高可靠电子产品加速因子的确定极为困难以及需要获取大量的可靠性试验数据的难题,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板级电子产品的加速因子预计方法,推导了综合预计模型。该方法基于平均失效率的概念,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利用产品各组成单元的加速因子和平均失效率以及综合加速因子预计模型,将各单元信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板级电子产品的等效加速因子。所预计的加速因子既可为产品的加速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增加信息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通讯设备上的印制电路板温度影响下的加速因子进行了预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三江平原河水中铁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潘晓峰  阎百兴  王莉霞 《环境科学》2010,31(9):2042-2047
采集三江平原河流(主要河流和沼泽性河流)水体,利用切向超滤和玻璃纤维滤膜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了三江平原河水中铁的含量、形态和潜在络合竞争能力,以揭示湿地开垦对铁形态和输出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典型沼泽性河流中可溶铁和酸性不稳定铁平均含量高达1.16和0.81 mg.L-1,是主要河流铁的重要补给来源,主要输送络合态铁(占可溶铁70.9%)和离子态铁(占可溶铁9.3%).河流中可溶态铁均以低分子量铁为主要迁移形态,在主要河流中低分子量铁占可溶态铁的68.7%,含量为0.13 mg.L-1,在典型沼泽性河流中占可溶态铁的82.2%,含量为0.88 mg.L-1;典型性河流中Fe3+含量是主要河流的3.1倍,Fe2+含量相差不大.通过菲咯嗪的配位竞争实验发现,络合态和胶体态铁中也存在Fe(Ⅱ)的结合形态;在典型沼泽性河流中,络合态铁具有更高的潜在络合竞争能力,更容易形成稳定不易分解的络合态铁.因此,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导致沼泽性河流铁输出的减少,稳定络合态铁输出的减少直接影响铁的迁移距离,对近海铁的输送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亚热带典型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植株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碳氮的积累关系.结果表明,低量有机肥结合化肥配施能有效促进碳素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分配.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水稻茎叶和籽实中氮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8.9~10.2 g·kg-1和11.9~14.8 g·k...  相似文献   
1000.
中草药砷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柳晓娟  刘文菊  林爱军  刘云霞 《环境科学》2010,31(12):3036-304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3种河北省主要地产中草药中砷的含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中草药中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13种地产草药分三类采集:中草药种植区的药材、以及相应市场销售的半成品和饮片.结果表明,以地下部入药的各种类中草药砷含量平均值在0.14~0.54 mg/kg之间,以地上部入药的中草药,祁菊花砷含量平均值为1.42 mg/kg,其它种类在0.09~0.27 mg/kg之间.根据《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对总砷的限量(2.0 mg/kg),以地下部和地上部入药草药的超标率分别为3.27%(n=153)和9.09%(n=44),全部样品的总超标率为4.57%(n=197);直接采集的所有中草药样品砷含量范围在0.03~0.73 mg/kg,全部符合限量标准,而市场购买的半成品及饮片砷含量范围在0.05~7.05 mg/kg,其超标率为6.36%,来源于市场的草药砷含量显著高于种植区直接采集的中草药(p0.05);从13种草药隶属的科属分析,菊科草药砷含量范围较宽,在0.08~7.05 mg/kg,平均值为0.87 mg/kg,而其它6种科属砷含量的平均值范围在0.21~0.41 mg/kg,且各科75%的样品砷含量0.5 mg/kg,相比菊科样品,其药用安全性较高;通过服用半成品及饮片得到砷的日摄入量为0.90~19.7μg/d,其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allowable daily intake)的比值范围在0.70%~15.4%之间,其砷的健康风险显著大于服用采自种植区的原药(p0.05),说明草药饮片中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