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532篇
安全科学   405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1454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12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入侵中国的生物主要是以陆生植物为主,源地以美洲为主.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和东部地区比较严重.主要侵入途径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自然扩散比重比较小.生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解决生物入侵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立法,全民重视.  相似文献   
22.
煤堆场粉尘浓度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北票码头在现场开展煤尘监测,气象参数测定,尘源鉴别和煤尘扩散预测。通过实例研究.较系统和深入地阐述了煤尘污染程度和扩散范围,周围其余尘源的叠加影响以及采样和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3.
对熏烟扩散模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振华 《环境工程》2003,21(4):63-65
工程上应用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中 ,熏烟模式由于其非定常性而与其他扩散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正确处理模式中各参数及变量的相互关系才能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对熏烟模式的非定常性和各参数、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该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高斯烟习模式计算了辽东湾地区的大气扩散因子,为厂址选择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5.
松花江大顶子山枢纽工程建设后,库区内水体流线及扩散规律的变化将影响库区内水质,受沿江排污影响,其规划目标的水环境容量将发生改变,因此对建库后上游水质总量控制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6.
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CB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PCB的来源、分布及其在沉积物和水相之间的循环受人为活动和生物活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概述了PCB的毒性研究近况以及测定其在沉积物中行为的方法,从而为控制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超滤处理含聚合物污水过程中操作压力、膜面流速、聚合物浓度、料液流变性、阻力等影响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通量衰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量衰减的机理是聚合物的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的形成,其次是原油和无机物对膜孔的堵塞.  相似文献   
28.
反硝化实验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是富营养化评价和预测的主要指标之一,由氮磷引发的水体快速富营养化和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沉积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N的归宿场所之一,反硝化作用是脱氮的重要机制.本文重点介绍了沉积物-水界面上反硝化常用的实验方法(乙炔抑制法,氮气通量法,同位素对法等)以及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今后反硝化实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水稻烤田期间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6μg·m-2·h-1.在排放高峰后,即使继续烤田,N2O的排放值也将降低.N2O排放与尿素氮肥的施用量没有明显关系.裂缝的生成,改变了N2O的日排放规律.随着烤田时间的延长,脲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呈波动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递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2O排放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与N2O日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烤田期间,NO-3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正线性关系.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0.
以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作为基础模式,应用2002年沈阳市SO2环境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及气象资料,模拟沈阳市SO2环境空气质量,并与沈阳市6个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76;6个监测点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11.6%;证明该模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