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267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38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二氧化碳(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关键技术。CCUS通过捕集与封存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利用CO2代替化石原料的使用进一步减少CO2的净排放。CCUS技术的实施基于微尺度下CO2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研究。微流控技术可以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操控流体并揭示流体运动规律,在CO2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各个环节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微流控技术的优势,包括精确的流体操控、大比表面积和增强的传热传质能力。系统介绍了与CCUS相关的微流控研究,包括CO2捕集吸收剂的快速筛选、配方优化和材料制备,CO2高效转化利用的电催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催化剂制备和光合作用检测,CO2地质封存的流体分析和地质建模等。最后,总结了微流控技术在CCUS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了微流控技术在CCUS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2.
基于重型底盘测功机,利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研究了柴油公交车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下,不同CDPF贵金属负载量对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公交车VOCs主要组分为含氧有机物(OVOCs)、芳香烃和烯烃等,且OVOCs占比达50%以上;在贵金属成分、配比相同时,VOCs减排率随CDPF贵金属负载量增加而增加:贵金属负载量为15 g·ft~(-3)(A型后处理装置)、25 g·ft~(-3)(B型)和35 g·ft~(-3)(C型)时,VOCs总量的减排率依次为36.2%、40.1%和41.4%.C型后处理装置对烷烃全循环减排率高达70.2%,且对OVOCs的催化有微弱优势;对于不饱和烃类,3种不同贵金属负载量的后处理装置均有一定催化效果,但无明显差异;A型对含氮有机物减排率可达50.5%,但减排率随贵金属负载量增加而降低.采用DOC+CDPF后能较好地降低公交车VOCs排放量进而降低臭氧生成潜势(OFP).同时考虑不同方案减排效果与成本因素,当加权系数分别为0.8和0.2时,B型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3.
石油的大力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愈演愈烈。以吴起地区某采油作业区集输油场站为例,在分析该站场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理论探讨了采油作业区集输油场站生态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措施,并指出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治我国采油作业区集输油场站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是全面修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4.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对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分析了CO2捕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劣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CO2捕集技术的研发趋势.结果表明:CO2捕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为了有效缓解因CO2排放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及社会问题,后续需要进一步降低CO2捕集技术的成本以及通过立法以约束企业的CO2排放行为.  相似文献   
35.
作为电力行业之一的火电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随着国内经济竞争的加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行各业都在争取以最少的时间和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于火电厂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力、降低能耗来创造更多的效益。本文针对该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火电厂集散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以及运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集散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6.
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直接导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主要论述了莆田工业污染集中控制的设想和模式,针对莆田市工业集控区发展中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污染集中控制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7.
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手段。据预测,其减排贡献将从2020年占总减排量的3%上升至2030年的10%,并在2050年将达到20%左右,成为CO2减排份额最大的单项技术。本文介绍了CCS的主要技术环节(捕集、运输、封存)、封存地类型和目前国际上开展的主要CCS示范项目及发展趋势。同时特别探讨了海底封存CO2的可行性、封存潜力以及我国在海底封存CO2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
巢湖藻类生物量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2008年对巢湖浮游藻类的生态分布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研究,并采用自制"藻类上浮/下沉捕集器"定量研究了水柱中藻类上浮和下沉速率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蓝藻为巢湖主要的水华优势群落,但各个季节优势水华种群有所差别,春季鱼腥藻占优势,微囊藻次之;夏、秋两季微囊藻占绝对优势.5月开始,水柱中藻类生物量明显增加;8月份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全湖平均为146.37 mg.m-3.表层沉积物中藻类生物量在9.75~16.24 mg.kg-1之间,最小值出现在夏季,然后逐渐升高,最大值出现在冬季的11月.研究期间(5~10月),水柱中浮游藻类一直存在上浮和下沉现象,上浮速率在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月初,为0.036 8 mg.(m2.d)-1;下沉速率则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9月初,为0.032 1 mg.(m2.d)-1.多元逐步回归统计表明,温度是巢湖藻类生物量变化最为显著的影响因子,其次为总氮(TN)和总磷(TP).  相似文献   
39.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方法,并对吹扫捕集测试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吹扫温度和吹扫时间对吹扫捕集效率和方法检出限的影响。在50℃下,吹扫时间为20 min时,该方法乙醛和丙烯醛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2 mg/L、0.000 6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6.9%、2.9%~5.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08%、92.0%~105%。与GB3838-2002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基本上不消耗有机溶剂等特点,可满足地表水和废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0.
9月19日,南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碳收集领导人论坛(CSLF)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致辞中指出,未来十年将是决定全球CO2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CO2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