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浙江天台山茶树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自然条件下使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栽培天天台山主峰华顶山的茶树连体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在初夏晴天,上年越冬叶片(下称二年生叶)的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和饱和光强比展叶红16d的一年生叶高,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比一年生叶低,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均为“双峰”型,午间胞间CO2浓度上升表明,此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一年生叶蒸腾速率高于二年生叶,它们日进程曲线为单峰河,午间最高,而气孔阻力进间最低。不同时段作光响应和CO2响应试验表明,上午茶树的表观量子效率,饱和光强和羧化效率较高,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较低。图3表4参26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东海西北部海域布设了八个站位进行了表观铜络合容量的测定,得到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51.4~363.0nmolCu/dm^3之间,平均值为132.6nmolCu/dm^3。得出了各站位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黄海沿岸水的方向上依次减小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水文、生物,化学方面的有关调查结果对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受长江径流影响及上升流的存在使R1-1站营养盐含量高,生物量丰富,表观铜络合容量也相  相似文献   
33.
包装废弃物添加脱氯半焦制备SRF的热解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对包装废弃物添加了4种不同比例脱氯半焦制备而成的固体衍生燃料(SRF)的热解特性及热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4种燃料热解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其中300~400℃和400~500℃为两个主要失重阶段.前一阶段,SRF-1失重显著高于SRF-2、SRF-3和SRF-4,而后一阶段失重分别呈2、3、4倍增加.4种燃料热解残余量的顺序为SRF-4SRF-3SRF-2SRF-1,即添加了脱氯半焦的燃料热解程度越高.FTIR分析表明,添加了脱氯半焦的SRF燃料第三失重峰处不产生氯代烃.随脱氯半焦添加量的增加,第二失重峰CO2产生的浓度减少;第三失重峰CH4析出浓度增加;第四失重峰CO2析出的浓度增加.采用DEAM分布活化能法得到,转化率α0.3时,SRF-2和SRF-3的活化能均高于SRF-1的活化能,0.3α0.9时(α为0.6时除外),SRF-2、SRF-3和SRF-4 3种燃料的活化能低于SRF-1,且SRF-1的活化能呈升高的趋势,而其他3种燃料呈相反趋势.脱氯半焦的添加有利于SRF燃料的热解.  相似文献   
34.
珠江三角洲新垦大气核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 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1 nm粒径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 结果表明,新粒子事件期间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为7.2~9.4 cm-3·s-1,1 nm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为7.65×102~1.14×105 cm-3,与前体物硫酸蒸气浓度比较一致,气态硫酸应是主要的核化前体物. 新垦地区背景气溶胶中积聚模态对碰并汇贡献较大,事件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变化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本研究获取了新垦核化速率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核化机制. 由于成核临界粒径的不确定性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确定成核临界粒径对核化速率计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5.
活性炭物化性质对吸附天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研究了天然水体条件下2种合成有机污染物(SOC)甲基对硫磷(MP)和三氯乙烯(TCE)以及天然有机物(NOM)在5种粉末活性炭(PAC)上的吸附特性.在对活性炭的物化特性进行全面表征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PAC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天然水体中SOC类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并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HPSEC...  相似文献   
36.
土壤相对表观极性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干土壤做气相色谱固定相,用测定气相色谱固定液相对极性的方法,测定了广州、四川云阳、太原、乌鲁木齐等地区的6种土壤相对表观极性(SRP),及其基本性质。结果表明:SRP(y)与土壤有机质含量(x1)、[O+N]含量(x2)呈正相关,与粘粒(<0.01mm)含量(x3)呈负相关,其关系式为y=54.2705+17.7698x1+0.1834x2-0.2014x3,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80、0.9463、-0.8792(n=6,p<0.05);随着SRP值的增加,萘和硝基苯的有机质吸附系数K(om)下降。  相似文献   
37.
为提供古建筑火灾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从自然老化角度入手,选取经过长久自然老化的建筑服役木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热物性试验对比分析自然老化木材与参照木材的外观形态及热传导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自然老化木材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的阶段特性,分析不同升温速率对老化木材热行为影响特征;基于...  相似文献   
38.
基于热分析实验,研究了FeS从室温到1 000℃之间的氧化分解基本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eS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一般在250℃以上才开始受热氧化,而且氧化过程比较缓慢。通过对热重数据的计算,分析了FeS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中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市场购买的FeS样品其自燃氧化过程符合Valensi模型。确定了在873~1 143 K范围FeS的活化能E=260.228 3 kJ/mol,指前因子A=1.06×10-6K/s。  相似文献   
39.
采用Q600型同步热分析仪对178μm的FeS样品在2、5、8、10和15℃/min 5种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分析实验。通过对热重数据的计算,分析了FeS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中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FeS的自燃氧化过程符合边界控制反应的收缩圆柱体模型;确定了不同升温速率下FeS样品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研究表明,升温速率对FeS活化能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FeS的活化能减小,则含硫油品的自燃倾向性增大。  相似文献   
40.
为考察电厂烟气对采空区防灭火效果的影响,采用吸附实验装置和热重分析仪开展了不同气体氛围下煤吸附O2的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气氛下煤的着火活化能。结果表明:将惰性气体N2和烟气注入井下,均可有效地减小常温常压下煤对氧气的吸附量,即具有抑制煤自燃氧化反应的作用。其中,烟气对减小煤吸附氧气量的效果优于N2,使同忻矿和高海矿煤样吸附氧气量分别减少了27%和35%。TG实验数据表明,煤样在烟气氛围下燃烧时低温氧化阶段的增重率略小于在空气氛围下燃烧时的增重率,而其着火点大于在空气氛围下燃烧时的着火点。同时,发现煤样在烟气中燃烧时的着火活化能大于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着火活化能,说明煤在烟气氛围下燃烧时对O2的吸附量变小,活化能增大,增加了煤自燃的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