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71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56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7年12月以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已批复江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山东临沂等多个地方自主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逐渐成为深化污染减排的重要抓手。通过排污权交易活动,建立活跃的市场,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灵活、高效配置,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性,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9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资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面临枯竭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于解决过高的环境治理成本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排污权的基本法律理论入手,总结和分析我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我省的政策建议,以期完善我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93.
财税〔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企业,西藏、宁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促进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汽车、船舶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就节约能源、使  相似文献   
94.
塑料购物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文章以上海某超市为对象,采用现场观察实验方法记录了5 086份超市顾客塑料袋使用行为的样本,初步揭示了超市塑料袋使用情况和塑料袋使用的顾客行为特征,尝试为超市塑料袋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超市中主要有3种塑料袋使用方式,依次为购买塑料袋、自带购物袋、使用免费手撕袋,其比例为15%、29%、9%,说明目前塑料袋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2)影响顾客购买塑料袋的因素为是否有会员卡、是否徒手购物、购物金额,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0.114、0.085、0.042。占总样本63.4%的单人购物情境中,购买塑料袋的影响因素为是否徒手购物、是否有会员卡、年龄、购物金额、性别,偏相关系数依次为0.849、0.486、0.329、0.291、0.180;说明影响塑料袋使用的因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3)顾客购物金额、购物件数、结账时间与塑料袋购买比例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4)按照购买塑料袋的倾向程度,可将顾客分为高、中、低3类特征群体。其中,购买倾向最高的顾客特征为无会员卡的男性中青年、非徒手购物,购物金额较高。文章研究为解决环境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现场观察实验方法的案例参考,建议将定量、可重复、可检验、以现场观察记录主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各类环境问题研究和解决方案中,为环境管理提供更扎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王铭珍 《安全》2007,28(6):49-51
北京现有高层建筑5000多幢,每幢高层建筑都有地下室.对于地下室的利用,有用作停车库或物资库的,有用作超市的,有用作旅店的,有用作出租给外地民工居住的.这些地下室,大多是按原来的设计使用的.如近年新建的高层住宅楼,都设计有地下停车库,停车库都有较高的耐火等级,里面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和良好的防火分隔.但有的高层住宅楼地下停车库是和楼上直接连通的,没有防火、防烟分隔.万一停车库发生火灾时,其火焰和毒气会很快窜到楼上各层,将会导致众多居者的伤亡.……  相似文献   
96.
"以人为本"无疑是当今最"火爆"的词汇之一了,大到治国安邦,小到日常生活,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无一不在频繁使用.笔者是一个职业安全工作者,日常工作更是须臾离不开这一词汇,因而对它产生了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97.
林登 《环境》2011,(11):1-1
创航空史新纪录的“地沟油航班”,近日成功完成了由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兰萨洛特的首航。据悉,这架飞机在燃料中加入了5070的“氢酯和脂肪酸”,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过地沟油横行的情况。不法商贩把地沟油再加工后悄悄卖给餐馆去“二次使用”。追根溯源,正是微观个体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才导致了地沟油的使用乱象。  相似文献   
98.
Laboratory reactors were operated by using piggery wastewater and the effluent of anaerobic digester from piggery wastewater plant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n nitritation rate.  相似文献   
99.
Ni was effectively recovered from spent electroless nickel (EN) plating baths by forming a nano-nickel coated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e. With the aid of ultrasonication, melamine- formaldehyde-tetraoxalyl-ethylenediamine chelating resins were grafted on activated carbon (MFT/AG). PdC12 sol was adsorbed on MFT/AC, which was then immersed in spent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bath; then nano-nickel could be reduced by ascorbic acid to form a nano-nickel coating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e (Ni/AC) in situ. The materials present were carefully exam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 chemistry techniques. The resins were well distributed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s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a size of 120 ± 30 nm in MFT/AC, and a great deal of nano-nickel particles were evenly deposited with a size of 3.8 ± 1.1 nm in Ni/MFT. Moreover, Ni/AC was successfully used as a catalyst for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2.6-dichloronhenol.  相似文献   
100.
<正>从2010年的巴基斯坦核电援助项目,到2013年的英国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 C)核电项目再到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项目;从1982年引进国外技术建设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到2014年4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次亮相;在经历了昔日的"拜师学艺"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内功"之后,中国核电正在一步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核电"走出去"正成为一张绚丽的名片。化石能源使用的负作用已成为地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