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0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人的失误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人的失误理论研究已进入结合认知心理学并以人的失误动态过程为研究热点的阶段。笔者回顾了人的失误理论研究的进展,讨论了相关的人的认知行为类型、认知失误的基本概念和人的失误模型。例如适用于不同情景和应用条件的几种模型:刺激-调制-响应(S-O-R)模型;失误的决策阶梯(Step-ladder)模型;通用GEMS模型以及Worledge认知模型。由于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造成了人的可靠性分析(HRA)的困难,因此,对人的行为的深入了解必须从人的行为特性及其规律性入手,将人的可靠性分析与行为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人的失误发生的内在规律。与此同时,重点分析了概率安全评价技术(PSA)中如何对人的失误事件进行定量估计;如何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的几种重要的人的失误理论模型,并对今后这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交通标志视认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研究了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建立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型,总结了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两类因素———驾驶员因素和交通标志物理因素。提出了用知觉理论解释不同驾驶经历的驾驶员对标志识别存在的差异现象;用特征说理论解释了标志的独特性有利于驾驶员的识别;标志的信息量不宜超出驾驶员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以及驾驶员的短时记忆容量限定了交通标志应该具有易读性。为改进交通标志的设计设置,探讨交通标志视认性的指标测度手段,进而为建立起客观实用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色觉、科学仪器、测不准原理的分析,认为认识在感性阶段是客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感官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对客体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相对准确的,而不是与客体严格一一对应的.科学仪器是人感官的延伸.色觉与其它感官和科学仪器同是人类认识工具.测不准问题是与认识工具直接相关,与客主体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它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同时存在,它不是非决定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精益建造体系把非增值活动定义为浪费。产生非增值活动的行为/状态即为浪费源。浪费源是安全隐患寄生的界面,为安全隐患的积累提供了场所,当隐患积累到具备事故发生的条件,则安全系统就处于失衡状态。因此运用认知系统工程识别安全隐患寄生的界面,以意识到系统状态为核心原理,识别出安全系统的状态,分析系统出现失衡的原因,不断进行反馈及学习,最终形成一个灵活的识别系统,最后通过精益建造体系方法来消除这些寄生界面。  相似文献   
95.
为了从信息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对安全信息学的定义、安全信息学与安全信息方法论之间的5条主要联系进行阐述,提出了安全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及其23个主要分支学科。其次,基于信息学方法论原则和安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探讨出安全信息学的5条方法论原则。此外,从信息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分析过程提出安全信息学具体方法,分析安全信息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搜集法、概括法、统计法9种基本方法。最后,建立了安全信息学的一般程序,包括5个主要步骤,为安全信息学的构建提供方法论支持。研究表明:安全信息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其方法论的研究能为安全信息学建立及开展提供方法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human exposure to mercury vapor can cause neurolog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deteriorat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if a population of Chilean artisanal gold-mining workers heavily exposed to elemental mercury (Hg0) display neurolog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Male volunte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Hg0 (“gold miners”, n = 35) were recruited and compared with a group of unexposed workers (n = 40). Blood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both groups for total mercury quantification. Upon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71% of the “gold miners” group showed abnormalities expressed as frontal impairment, tremor, or simultaneously frontal impairment, parkinsonism, and pyramidal syndrome. In contrast, only 16% of the individual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splayed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The “gold miners” group also showed impairment of the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bnormal scores for almost all the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ppli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is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Educational level, alcohol intake, and smoking habits did not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the neurological or neuro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s. Finally, despite that the higher blood mercury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gold miners” group, the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values obtained in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97.
生态系统学说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系统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演变,由此推动新地球观形成。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在发展上和内涵上极为相似;新地球观可以用生态系统的机理加以解释。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CREAM)通过对任务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直接确定人为差错发生概率。该方法提出控制模式的概念,认定不同的任务环境下可能对应不同的控制模式,而人为差错概率直接由控制模式确定。因此,确定控制模式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模糊方法。通过对性能影响因子进行打分对任务环境进行量化,利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性能影响因子分值对于控制模式的隶属度;通过拟合分析确定性能影响因子的分值对控制模式的隶属函数,得到控制模式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方法应用到两个示例中,其结果与原有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对8个县市区的2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19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农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聊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申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对照村处于较低水平。村民个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建筑安全认知水平“身份”测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社会学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提出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现场的建筑劳务用工人员2个主体群之间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间的4个差异化假设。实证结果表明:2个主体群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差别;群体变量验证了建筑安全教育的差别引起了主体群的建筑安全认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生理(性别)变量和年龄变量验证了主体群在对建筑安全事故的了解情况上呈现较多的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变量验证了主体群在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上呈现较多的显著性差异;居住地变量未获得明显验证。论文的个案调查证实了关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具有显著性的社会学身份属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