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41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486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0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出现在管道顶部且呈椭圆形;随着地表载荷及其作用面积的增大,管道高应力区逐渐扩大,管道截面左右两侧也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填土弹性模量、管道壁厚及内压的增加,管道顶部高应力区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塑性应变首先出现在管顶,且塑性区随地表载荷、载荷作用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道壁厚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压为0~4MPa时,管道塑性应变及塑性区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管道椭圆度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管道内压、壁厚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地表压载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2.
为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行,根据水电厂设备设施构成要素,系统分析其风险,建立涵盖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自动装置、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机具与防护设施等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欧氏距离定义样本差异,标准化处理属性特征值,通过聚类迭代,开发水电厂设备设施风险的动态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厂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在每年的第2,3季度明显大于第1,4季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各季度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同比有增加的趋势,风险分级结果与设备设施故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3.
The disaster scene in three-dimensional (3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risk communication of oil transmission stations.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for the disaster scene mainly focuses on reproducing the disaster environment and rarely predicts the damage state of the disaster-affected objec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method that utilizes a multilevel decomposition pattern for disaster scenes. This method combines earthquak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with 3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predict and characterize the damage state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in oil transmission stations. To enhance earthquake risk perception, a simul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allow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cenes and quick simulation of disaster scenes in 3D. The cas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improves the 3D modeling efficiency of disaster scenes and enhances public awareness of earthquake risks. The simul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eismic mitigation plann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t oil transmission stations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04.
为利用视频数据对空管员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化分析,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出2阶段的违规行为识别模型(AR-ResNeXt),基于实地调研构建空管员视频数据集,利用最小化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获得违规行为检测的判别特征表示,结合异常回归网络和ResNeXt网络,完成对空管员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检测与动作分类。研究结果表明:AR-ResNeXt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中,其帧级AUC达到82.9%,分类准确率达到87.8%,可准确识别空管员发生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掌子面开挖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失效问题,以大峡谷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失稳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坚硬岩体被节理面切割后,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挤压破碎,破碎岩体遇水发生软化,导致掌子面发生大范围塌方,初支和超前支护失效;隧道开挖后岩层发生不均匀沉降,浅部岩层最先发生弯折破坏,层内块体错动滑移,继而向上方岩层发展,并伴随层间分离和层内裂隙发育,最终形成宏观破裂面;提出的台阶法、2 m开挖进尺、砼喷层、双层小导管、提高初支强度的整体优化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现场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6.
针对传统植被资源调查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联合地物光谱-纹理-空间信息,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城市不同植被种类的多维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应用广泛的分类算法(基于像素的、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及深度学习Mobile-Unet语义分割模型)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地物光谱-纹理-空间信息的特征空间构建方法能够有效地描述城市不同类型植被的特征差异,提升影像分割、植被分类的精度;在分类精度上,基于像素和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均超过90%,深度学习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4%;在算法效率上,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也优于深度学习方法.因此,得出结论针对城市小区域、小样本的植被精细分类,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比深度学习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7.
李玲 《环境技术》2014,(1):13-15
本文阐述了电磁辐射的相关理论、电磁辐射环境的评价标准以及基站的工作原理,对电磁环境进行了理论预测,对不同的天线增益下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在天线增益15dBi、17dBi和18dBi三种情况下与天线不同直线距离的预测点的功率密度预测值,并对功率密度预测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是政策性很强、涉及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及触动诸多方面关系的一项复杂工程 ,为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应广泛宣传发动 ,统一思想认识 ,上下反复酝酿 ,制定工作方案 ,预见敏感问题 ,提出解决预案 ,主动沟通 ,争取上级支持 ,精心安排 ,快速稳妥实施 ,狠抓落实 ,深化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09.
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大气背景监测站多位于高山且相对清洁地区,在运行维护方面和城市点位有很大不同,低量程仪器和其他自动监测仪器在运行维护上也有所不同。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国内14个大气背景监测站之一,该站于2011年3月4日运行,文章总结该站运行以来的维护经验,从运行条件、日常维护、简单故障判断、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给出维护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其他类似背景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