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4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carried out to improve emergency response activities in earthquake-prone areas of Iran. The research concentrated on emergency response operations, emergency medical care, emergency transportation, and evacuation—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after an earthquake with regard to saving the lives of victims. For each topic, some guidelines and criteria are presented for enhancing emergency response activities, based on evaluations of experi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at have occurr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Iran, notably Manjil (1990), Bam (2003), Firouz Abad-Kojour (2004), Zarand (2005) and Broujerd (2006). These guidelines and criteria are applicable to other national contexts, especially countries with similar seis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as Ira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comprehensive plans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 reconstruction of cities as well as to augment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response after an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人在火灾环境下的行为心理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基于火灾下人员行为心理特征具有复杂、抽象、难以直接量化的特性,通过模糊逻辑方法,应用模糊集合、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量化人的行为心理,研究其对疏散速度的影响;考虑火灾烟气和群体行为对疏散的影响,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状况下的烟气进行数值分析,并运用公式法得出人员的疏散速度折减值;以某高层商业建筑火灾疏散为例,将修正后人员的疏散速度和疏散路径引入疏散分析并与未修正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修正的商业建筑疏散时间为470 s,修正后的疏散时间为670 s,修正后的疏散时间更长,人员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城市地下环路疏散出口对疏散的影响,优化疏散出口布置,应用Pathfinder软件对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疏散进行研究。调研分析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类型与紧急状况下的行动速度,分析不同疏散出口距离、宽度、类型对疏散时间及疏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疏散出口距离的增加,人员的疏散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疏散出口宽度大于1.0 m时,对人员的疏散时间影响较小,反之影响较大;地下环路内人员的疏散,不仅与疏散出口有关,还与疏散人员的肩宽以及车辆与防撞侧石的距离有关;借用车库出口疏散可增加疏散的效率,但确保疏散楼梯前畅通对疏散更有利。  相似文献   
84.
旅游业是海口市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整个城市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海口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发展定位、资源利用、旅游品牌、景观开发、城市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瓶颈,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海口市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服务,助力于海口市经济、社会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高效安全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中失能老人疏散策略,通过构建失能老人全部疏散模式、佩戴防毒面具的就地保护模式和混合疏散模式下护理人员的行为模型,以河南平顶山“5.2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为背景,运用Pathfinder2018软件模拟佩戴防毒面具的就地保护模式下防毒面具集中存放和独立存放方式对疏散效果影响,分析防毒面具独立存放条件下混合疏散模式的疏散效果。结果表明:防毒面具独立存放方式较集中存放方式用时减少86.8 s,减少了38.8%;护理人员辅助救助时间与运动时间、疏散距离、救护老人人数和救助房间数有关,集中存放方式下救助房间数影响较大,独立存放方式下救助房间数对辅助救护时间影响不明显;防毒面具独立存放方式下混合疏散模式与佩戴防毒面具的就地保护模式相比,火灾直接威胁区内失能老人疏散时间减少19.775 s,减少了16.6%,疏散效率高,实效性强。研究结果对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人员疏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地铁火灾安全特别是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得到了广泛关注,合理有效的车站人员疏散方案设计是保障地铁车站火灾时人员安全的关键所在.针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特点,以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和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为基础,融合了火灾安全工程学的性能化人员疏散设计思路,分别将事故疏散时间和烟控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划分为三个等级,综合形成了四类人员疏散安全等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基于安全等级的地铁车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方案设计流程.该流程着重采用了自动扶梯反转及列车辅助疏散等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并结合某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工程案例验证了该疏散方案的可行性.该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设计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llapse of a five-storey building in Nairobi, Kenya, on 23 January 2006. It draws on reports from local authorities and on debriefings by Israel's Home Front Command (HFC),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injury distribution, rescue techniques, and the mode of operation. Most of the 117 people found under the structure were evacuated on the first day to a public hospital, which was overwhelmed by the incident. HFC forces arrived 23 hours after the disaster. At that stage, two people were still buried under the building and special techniques (tunnelling and scalping) were required to secure their evacuation. The two people quickly recovered after a short stay in hospital. Local technology is the preferred option during such events because time is cruci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required when this technology is not available. All of the hospitals in the disaster area, including private facilitie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reating casualties.  相似文献   
88.
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大型社会活动特点及其活动增长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型社会活动典型伤亡事故的统计,将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归纳为突发自然灾害、设备设施故障、管控措施失误、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人为事件和其他因素6类;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从人-机-环-管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以准确反映大型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事故预防与控制为目标、尽可能量化为原则,提出具有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依据,并对周边环境、人群密度、疏散速度及人群状况指标进行量化分级。  相似文献   
89.
尾矿坝溃坝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多个大坝的实际溃决资料,提出尾矿坝溃坝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在流动中的变形,适合溃坝砂流下泄流量变幅大的特点。并就尾矿坝溃坝后泥石流对坝下游的影响提出预测的方法,该方法确定了泄砂总量、溃坝口平均宽度、坝址最大砂流量、坝址流量过程线等溃坝的重要参数。最后利用数学模型对某尾矿库溃坝砂流进行了预测,并指出该坝下游人员的撤离高程,为防灾减灾以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科学地认识地铁恐怖袭击事件下乘客疏散方式决策行为,基于随机抽样调查,采集乘客疏散交通方式选择意向数据,揭示不同地铁恐怖袭击场景下乘客心理特征及疏散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乘客恐慌,恐慌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接受恐袭安全教育和通勤距离6个因素显著相关;除常规的行程时间、出行费用等因素外,安全性是乘客进行疏散交通方式选择的首要因素;在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地铁网络重要站点关闭情况下,仍有部分乘客选择地铁作为疏散交通方式,且选择比例随出行距离增加而增加;恐怖袭击事件的攻击方式影响乘客疏散交通方式选择,爆炸恐怖袭击下地面公交客流分担率高于其他方式,而持刀伤人事件下地铁客流分担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