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1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02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合雅砻江卡拉水电站田三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变形及涌浪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总结国内外滑坡涌浪预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滑坡运动的过程,对比分析了速度大小、涌浪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滑坡涌浪的入水初速度及库水深度一定的前提下,田三滑坡体具有初始涌浪高、爬坡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库水水位下降时,更要加强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72.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地基的水分迁移与胀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体渗流和蒸发理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以现场观测的气象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了地基土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大气作用下地基土体含水量的动态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土中含水量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3.5m深度以下土体的体积含水量基本不变,从而确定了南宁地区膨胀土地基的大气影响层深度为3.5...  相似文献   
73.
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故障分析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县级空气自动站运行实践,研究"读数负值"、"管路凝水"、"频繁报警"等常见故障,解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探索用头发丝结清除石英管内污物,解决氮氧化物分析仪气路堵塞、流量降低的难题,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74.
基于Petri网的铁路车站安全防护系统建模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一的随机Petri网对车站线路结构、列车运行过程及车站防护系统建模,基于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安全目标,确定车站安全防护系统的可靠性需求。对无防护系统的列车入站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基于防护系统功能及可靠性特性,结合列车入站动态特性,对防护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建模,并根据安全目标与车站事故率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可用性分析。其结果表明,车站防护系统的可靠性与乘客的个人风险存在着定量的关系,从而可以依据个人风险的标准来确定防护系统可靠性需求。  相似文献   
75.
基于现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许多不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提出扩大基层安监体制新方案,目的在于解决基层安监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该方案的核心是建立县区安监局直属的安全工程监测站,取代现有的乡镇街道安监站。定性为事业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建立一支安全技术专业人员队伍,以加强其力量,开展所有的安全工程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为配合该项工作推进,应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以加强基层安监体制内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6.
为弄清大渡河流域电站建设对虎嘉鱼等5种保护鱼类的影响情况,探索适宜的保护措施,在流域枯水和丰水期分别选择了电站建设上下游6个有代表性的断面采集水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重金属元素等16个指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电站上下游水质进行了对比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5种保护鱼类在近1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站建设对水质综合影响指数在1.64—1.82之间,影响严重;5种保护鱼类种群数量近10年间急剧下降,目前已为未见或罕见。  相似文献   
77.
旨在对同站台换乘站的客流行为和规律,以及对车站乘客疏散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建立同站台换乘站的微观疏散仿真模型,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某即将建成使用的同站台换乘站的仿真模拟,直观地对客流的疏散过程和疏散人群分布状况进行动态观察,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设置,考察不同情况下换乘站的换乘效率,得出提高换乘效率的措施和建议,并最终为换乘站的设施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辅助设计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8.
Information on the exposure of individual persons to radiofrequency (RF) fields is scarce, although such data are crucial in order to develop a suitable exposure assessment method, and frame the hypothesis and design of futur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he main goal of this survey is to assess individual RF exposure on a population basis, while clarifying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sources to the total exposure. A total of 377 randomly selected people were analyzed. Each participant was supplied with a personal exposure meter for 24-hour measurements (weekday), and kept a time–location–activity diary. Electric field strengths were recorded in 12 different RF bands every 13 s. Summary statistic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robust regression on order statistics method. Most of the time, recorded field strengths were not detectable with the exposure meter. Total field, cordless phones, WiFi-microwave, and FM transmitters stood apart with a proportion above the detection threshold of 46.6%, 17.2%, 14.1%, and 11.0%, respectively. The total field mean value was 0.201 V/m, higher in urban areas, during daytime, among adults, and when moving. When focusing on specific channels, the highest mean exposure resulted from FM sources (0.044 V/m), followed by WiFi-microwaves (0.038 V/m), cordless phones (0.037 V/m), and mobile phones (UMTS: 0.036 V/m, UMTS: 0.037 V/m). Various factors, however, contributed to a high variability in RF exposure assessment. These population-based estimates should therefore be confirmed by further surveys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e exposure situation in different micro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79.
分析重庆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各项参数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同时结合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80.
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压力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加油站真空辅助式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中,为了避免回收到地下储油罐中的油气再次通过P/V阀排空,必须对其中气相空间的压力实施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地下储油罐的压力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基于膜分离技术、基于弹性气囊和基于活性炭吸附三大类,其中膜法油气回收装置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较多关注。首次系统介绍了气囊式压力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设计,具体包括管线布局、钢制压力容器壳体、位于容器顶部封头上的接口组件和全部位于容器内的气囊等;同时对另外一种可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