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主,介绍了近年来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基因组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外源性调控及其酶活的失活机制进行了综述.然而,尽管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但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调控机制仍尚未明了,因此将白腐真菌实际应用于污染物的降解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以白腐真菌的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实验菌种,考察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P.chrysosporium降解磷酸三苯酯(TPhP)的影响以及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细胞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孢子液的接种量为4%(V/V),葡萄糖浓度为5g/L,pH值为5~6时,经过6d的处理P.chrysosporium对5mg/L TPhP的降解率可达到60%以上.菌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TPhP的降解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抑制P450酶的活性会导致TPhP降解率下降.在降解反应的前期,为加快TPhP的代谢转化,菌体胞内蛋白含量以及ATP酶活性出现明显升高.在TPhP胁迫下,菌体SOD和CAT的活性随降解反应的进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维持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相似文献   
43.
难降解有机物由于具有极大的环境危害,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其降解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依靠微生物的降解功能.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是研究异源物质代谢最广泛的白腐真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外木质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而对胞内细胞色素P450降解功能的研究还很少.  相似文献   
44.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2,4-二氯苯酚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9℃有氧条件下,50、100、200m g/L的2,4-二氯苯酚(DCP)与黄孢原毛平革菌OGC101 动静态培养30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共培养液中DCP量的变化,表明:各样品的DCP去除率高达93~99% 以上。菌体仍保持较为良好的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45.
真菌降解技术中载体固定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载体固定技术和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以乙基橙和比布列希猩红为底物,建立黄孢原毛平霸菌-染料共培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泡沫小块和玻璃棉,可有效地固定菌体细胞,加速染料的脱色降解;在接种的同时加入0.1%~0.2%Tween80,能有效地保护降解酶的性;培养方式、菌团大小、培养体系的生理特性等,和解体系的反应效率均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本方法能克服动培养系统对真菌反应体系的破坏,乙基橙和比布列希  相似文献   
46.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三苯甲烷染料的生物脱色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蓉  陈武  陈和谦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738-742,749
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代表性三苯甲烷染料进行处理。菌的3种品系BKM-F-767.ME446和OGC101对10.50.100mg/L不同浓度的碱性紫5BN,碱性副品红、甲酚红.溴酚蓝和孔雀绿等5种染料具有不同程度的脱色降解能力。碱性副品红和溴酚蓝最为敏感.低浓度(10~30mg/L)孔雀绿的脱色降解效果最好.碱性紫5BN则一般.而甲酚红似乎抵御菌的进攻。紫外一可见光测定表明:碱性紫5BN在BKM-F-1767的作用下。培养液发生吸收峰朝短波方向的移动.标志着染料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7.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孢子悬浮液进行了紫外诱变,并将筛选出的优势菌ZWYB1与未经诱变的菌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诱变筛选得到的ZWYB1不仅可缩短对染料的脱色时间,提高对杂环类染料蕃红花红及高浓度染料400 mg/L的孔雀石绿的脱色效果,而且诱变后的菌种具有一定的脱色能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孢子悬浮液进行了紫外诱变,并将筛选出的优势菌ZWYB1与未经诱变的菌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诱变筛选得到的ZWYB1不仅可缩短对染料的脱色时间,提高对杂环类染料蕃红花红及高浓度染料400mg/L的孔雀石绿的脱色效果,而且诱变后的菌种具有一定的脱色能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49.
为了进一步认识白腐真菌发酵产酶机理并指导相关发酵工艺设计,在一系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黄孢原毛平革菌批式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自由悬浮和固定化2种培养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分别回归了模型各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生物量、葡萄糖、氨氮、木质素酶浓度的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15%以内.对比2种培养条件下的模型参数发现,二者得到的最大生物量浓度均为1.78 g/L;固定化培养菌体的比增长速率值(0.668 3 d-1)大于自由悬浮培养值(0.514 4d-1);自由悬浮培养中绝大部分葡萄糖消耗于非生长菌体代谢,固定化培养中则部分葡萄糖用于菌体生长,且氨氮消耗更快;菌体的产酶过程与生长无关;自由悬浮培养条件下,菌丝小球可合成MnP(231 U/L),其MnP合成能力为115.8 U·(g·d)-1,且高峰后依然可以保持26.1 U·(g·d)-1,适合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模式提高MnP的产量及其发酵效率;固定化培养条件下,菌体可同时合成MnP(410 U/L)和LiP(721 U/L),但其LiP和MnP合成能力在酶活高峰之后明显下降,分别由248.9 U·(g·d)-1和80.1 U·(g·d)-1下降到0 U·(g·d)-1和6.04 U·(g·d)-1,故而在考虑补料-分批发酵模式时,补料时机应选择在培养中期的LiP与MnP峰值之前.  相似文献   
50.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长及降解石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限氮振荡的条件下研究了藜芦醇、Tween-80、草酸、H2O2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的生长量和石油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藜芦醇质量浓度低于0.05 g/L时促进P.C.菌的生长,高质量浓度时抑制P.C.菌的生长,石油降解率随藜芦醇质量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Tween-80质量浓度低于7 mg/L时,P.C.菌生长量和石油降解率均随Tween-80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Tween-80质量浓度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时,P.C.菌生长量和石油降解率均低于未加Tween-80时;添加草酸抑制P.C.菌的生长,草酸质量浓度为35 mg/L时石油降解率最高,草酸质量浓度为350 mg/L时石油降解率低于未加草酸时;加入H2O2的体系中,石油降解率明显高于无H2O2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