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从3个角度阐述环境权是一项新型的人权.环境权的产生和提出就是以人权的形式,环境权的性质完全符合人权的基本性质,环境权的内容不可能归于传统的财产权和人格权.所以环境权具有不容置疑的人权性质.环境权入宪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12.
在评析西方社会变革"三明治模型"的基础上,将其扩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借鉴西方社会变革的成功经验,基于我国实际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结构设计,构建了由生态政府、生态社会和生态公民协同至善的"三明治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这一模型的动态演进过程和治理运行机制,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结构中,生态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增强国家力量,生态企业发挥主责作用,生态公民的草根运动则是最广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13.
目前中国多地民众游行示威反对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反日情绪正在蔓延。作为中国民众,不能直接参与任何的保钓措施,但激情难抑,只能选择自己的方式表明态度,表达愤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抵制日货。也只有这样的行动,可能暂时平复一大批热血青年欲决  相似文献   
414.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体系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权也逐步确立和独立化,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权利。为使环境权从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进而切实地转化为实有权利,应建立对环境权的保障机制。完善的环境权保障机制是由环境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协调而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系统,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有利于环境法功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15.
论环境权的人权属性——以权利的本源为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否具有人权属性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通过人权途径实现环境权的具体化。人权根源于理性人保护其内在价值的利益需求,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正当合法性的满足。环境权是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新的利益诉求而诉诸类似社会契约论的"公共委托说"而诞生。两者在本源上具有同一性。环境权是人权体系发展的结果,属于人权。  相似文献   
416.
与你有关     
清理一下身边,你会发现循环经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也已经对公民从事循环经济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公民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控告权,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公民有义务形成节能、节水、节材的生活方式;尽量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和再生产品。  相似文献   
417.
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环境保护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部署,推出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向社会公开承诺,努力把环保部门建设成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排头兵,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领域,以奋发有为的工作业绩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履好职尽好责。本刊编辑部开辟“干部作风建设”专栏,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强对省厅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辛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418.
《绿叶》2011,(5):109-116
环发〔2011〕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厅(局)、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教委)、团委、妇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19.
林广海  辜恩臻 《绿叶》2011,(8):80-86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在法治社会中如何通过司法保障公共环境权利已广为人们所关注,并从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环境司法的发展与现有的环境状况仍不相称。法律规定和应有制度的缺失,使得环境公益诉讼从实体到程序的正当性均受到质疑。面对困境,需要从立法、观念、技术到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在立法上为环境诉讼提供正当性依据与源泉,在观念上让环境权利得到张扬,并规范损失评估、完善配套制度,为环境诉讼提供技术和执法支持。确保环境司法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420.
吴卫星 《绿叶》2011,(8):87-93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总体上进一步加剧。我国环保困境的根本成因是政府环境规制的失灵,而其根本出路则在于引入"社会合作"理念,创建绿色公民社会。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应当认真对待和创立(或完善)公民环境权、环境NGO结社自由、PRTR制度与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只有引入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克服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