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85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762篇
综合类   240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工业用煤气是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气体燃料,煤气燃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硫,减少煤气燃烧过程的二氧化硫排放可采用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两种方式。本文通过对煤气脱硫工艺及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及参数进行对比的方式,讨论工业用燃气燃烧装置的两种二氧化硫减排方式的优缺点,为该类装置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齐鲁分公司烯烃厂动力开工锅炉是齐鲁分公司燃料油的耗能大户,也是降耗增效和减排的重点.目前,国内市场燃料气(包括焦化干气和少量天然气)价格较为便宜,而且燃烧燃料气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因此完成开工锅炉A、B炉试烧燃料气改造后,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43.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6):32-33
黄河源区正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本刊记者通过参加黄河十年行2011年度媒体考察活动,得以亲身观察和记录了一些东西,应该说,母亲河隐忧不少。所幸,保护她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相似文献   
144.
遭遇欧盟排放新政中国航空业将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已于2008年通过法案,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将所有欧盟和非欧盟航班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EU-ETS)。国际航空业对此的反应不一,欧盟此举也对中国航空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全球航空业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国际航空和国内航空)占总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的2.6%,虽然其比例不高,但航空业却是全球二氧化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全球应对气候的焦点都被放在了国家层面,几乎没有成功达成任何协议或推进任何行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很多城市正在努力地开展风险评估,并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承诺采取实际行动.作为超过50%世界人口的  相似文献   
146.
9月23日,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携手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共同举办的"我的能效宣言"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大赛旨在围绕绿色能效主题,通过调动全国青年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绿色未来的积极思考和创意,促进和引导更多的公众不断提高节能和高效意  相似文献   
147.
人类利用资源的矛盾,实质上源于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平衡,即:自然资源需求量≤自然资源的最大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148.
当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努力为澳经济引入碳排放定价机制,以便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数月来,这项被称为“碳税”的方案却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近期更是遭到反对党、工会和企业等多方的合力抵制。  相似文献   
149.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生态设计制度,在提高产品环境性能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应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推动生态设计制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0.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为同步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个指标的下降幅度分别控制为16%和17%,碳耗降幅比能耗降幅高出一个百分点。那么,此次节能减排新政的用意何在?能耗与碳耗两个指标的区别又在哪儿呢?为何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耗的下降幅度设得比能耗更高呢?以及同步设定这两个约束指标的意义又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