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41.
8月6日,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驻日本使馆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日本东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枝野幸男、环境省大臣细野豪志、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张富士夫等出席论坛并分别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42.
我国企业推行SA8000标准认证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权威人士预计,2004年,将有85%的生产制造企业遭受由实施SA8000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据美国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50%的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表示,如果SA8000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由于我国产品结构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   
43.
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昌举  宋林  唐晓纯 《环境保护》2000,(1):30-32,41
WTO的使命是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贸易与保护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浪潮的兴起,在GATIT/WTO的多边贸易协议中,含有许多环境保护的条款,WTO在处理贸易争端时也愈来愈多地重视环境保护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仝川 《环境导报》1996,(5):29-31
分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阐述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准的内涵以及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尽力合作,缩小认识上的差距。最后分析了环境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绿色贸易壁垒能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保护水平,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但在环保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贸易企业会由于产品不符合要求而面临出口困境。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46.
该文从我国入世后国际贸易可能遇到的绿色壁垒着眼,在分析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推广实施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提出消除国际贸易面临的绿色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基于“可持续性”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是不同国家生产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传统理论认为,形成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而"可持续性"是一种代际公共品,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是代际成本,即现在使用某(些)要素所放弃的未来使用之可能带来的纯收益。因此,不同国家的可持续性差异体现为代际成本差异,"可持续性"是塑造一国比较优势的新要素。若中国对外贸易过度依靠当代所具有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和环境规制政策宽松所塑造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和环境比较优势,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代际成本内在化,可逐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的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统一。进而言之,中国需要妥善处理贸易增长与各种稀缺要素消耗之间的关系,平衡贸易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当今的贸易与未来的贸易需寻求某种总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相似文献   
48.
碳中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伴随着深度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贸易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在陆表形成严重的空间位移。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分析国际贸易主题下碳中和相关文献,揭示国际贸易“碳中和”研究动向。研究发现:(1)温室气体在全球范围时空演变,使跨区域、多尺度的全球碳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与低价值链产业转移至各发展中国家,以生产者责任划分的碳核算原则不再适用于国际贸易合作。(2)进出口贸易逐渐成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动力,全球碳治理应转向新兴经济体与区域一体化,全球气候政策设计应遵守国际碳市场公平性底线,不断优化碳排放量核算体系,完善碳会计方法,模拟全球碳减排预期效果。重点提高产业部门碳减排意识和产业清洁技术及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多种手段改变生态系统的增汇减碳能力。新兴经济体在承接发达国家技术援助同时,应重点关注本国能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运用经济政策与金融工具促进本国的气候变化投融资产业发展。全球碳治理应更加注重公平性与国家间的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差异,利用多样的碳治理工具与协商合作方式,促使更多国家参与全球化或区域一体化的碳治理模式。(3)中国亟待通过国内多产业、多部门的增汇减排与国际碳减排、碳中和实践,健全碳市场机制,提高碳治理水平,为国际碳治理合作提供“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49.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3,(4):70
五种鲨鱼贸易必须得到批准近日在泰国曼谷闭幕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决定将长鳍真鲨、路氏双髻鲨、无沟双髻鲨、锤头双髻鲨和鼠鲨5种鲨鱼列入CITES附录Ⅱ。按照公约规定,对这5种鲨鱼进行贸易,必须事先向CITES提供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合法捕获的证明,并得到CITES的批准。  相似文献   
50.
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