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528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590篇
综合类   165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19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985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在黄浦江上游地区试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几年来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使我们深感这项制度的实施,开拓了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新途径,是环境管理由定性转向定量管理的新发展。有关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条件及步骤等,我们已有专文在《上海环境科学》杂志上发表。下面,笔者主要就实际工作所得,向读者介绍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过程中的若干体会。由总体而言,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根本目的。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环境工作通讯》2002,(10):25-26
关于污水超标排污收费问题,我局此前以《关于污水超标排污收费制度执行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2]211号)函复你办。根据国家和有关地方关于征收排污费的规定,现就排污加倍收费的适用条件问题,补充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6.
陈仁  姚慧娥 《环境》1995,(3):26-27
(一)1992年6月联合国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即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世界环境保护的新热潮正在全球掀起,方兴未艾。“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的环境意识正在全世界普遍增强。这个新热潮,渗透和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和法律等各个领域,同样地也渗透和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法律。我们仅从表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事例,最突出和最明显的是:军备竞赛大大降温,尤其是  相似文献   
57.
58.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环境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结合相关规定对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环境税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彪 《环境导报》1999,(3):10-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有必要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环境税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制度,但在我国仍是个新概念。探讨了环境税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税种和税制设计。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及资料调研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管目标指标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小、粪肥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农业面源水污染负荷量的降低。(2)在监管的主要环节方面,可从节水控污和控肥两个关键点切入,并关注土壤流失带走的氮磷情况,重视水土保持工作。(3)在监管主体责任认定方面,农业面源水污染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出的滞后期从1~100年不等,这增大了辨识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边界的难度。因此制定管理目标、评估考核办法时要慎重,水质变化也要区分历史责任。(4)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现有针对点源管理和行政区断面考核为主的水质监测体系和监测规范,无法满足农业面源管理追溯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的需要。(5)在管理方式方面,根据水污染物类型和空间传输规律,以流域为单元,识别关键源区,突出重点,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采取全过程系统配置治理措施,统筹实施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本效益最优的路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2)应引入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理念,综合分析水(降水、径流、壤中流等)、土壤、地形、植被、受纳水体的生态功能等多种要素对水质的相互影响,统筹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统筹点源与面源治理。(3)建立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在空间规划、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监测网络建设、治理技术标准与法规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当前要按照流域汇水特点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修改已有监测技术规范,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全过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4)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监督者,主要负责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流域、确定责任区域和厘清部门责任、开展有关规划协调与政策环境友好性评估、措施效果与规划执行考核评估等。(5)依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重点区域,选择试点示范区,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提出管控目标、评估考核标准、区域责任主体"溯源追踪"技术方法,为在全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