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4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2000篇
安全科学   4386篇
废物处理   401篇
环保管理   4667篇
综合类   14785篇
基础理论   2316篇
污染及防治   929篇
评价与监测   772篇
社会与环境   1411篇
灾害及防治   364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644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2438篇
  2013年   1801篇
  2012年   1964篇
  2011年   1791篇
  2010年   1422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665篇
  2006年   1418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905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稀释与接种法"是BOD5的标准测定方法,制备溶解氧接近饱和且不含能干扰生化耗氧过程的物质的稀释水,是该法重要的工作之一.由真空泵带动的"空气净化--稀释水曝气"装置,流程合理、装配容易、调控灵活,可连贯进行空气净化与稀释水曝气,而制取符合质量要求的稀释水.  相似文献   
172.
苏南地区农村河塘底泥中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苏南地区农村河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物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别在镇江、宜兴和常州采集了农村居民生活区、农田附近和养殖厂周围13个底泥样品,对底泥中的5种重金属Zn、Cu、Cd、Pb、Cr质量比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Haka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底泥中5种重金属对其所在水域的污染程度,对水域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影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部分农村河塘底泥已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部分采样点Cd、Cu和Zn已达到中度污染;不同类型底泥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趋势为:居民生活区>养殖厂周围>农田附近.  相似文献   
173.
基于在pH为1的酸性介质中,β-环瑚精对双酚A荧光强度的增强作用,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环境荷尔蒙类物质双酚A的简单灵敏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4~300·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检出限为0·023μg/L。用该法检测PC膜浸泡水样中双酚A残留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4.
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交流研讨会暨“母亲河”论坛获悉,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已近千支,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会员人数近20万人。论坛代表们向全国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发出了“行动起来,我和环境共友好,携手保护母亲河”的倡议。  相似文献   
175.
报道了利用N,N─二甲基苯胺为偶联试剂的Criess反应以示波极谱法测定NO_2~-的测试方法。在拟定的实验条件下,NO_2~-在4.0×10~-3~4.8×10~-1μg/ml范围内与极谱波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l%,回收率在97%~101%之间。  相似文献   
176.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2QSI)-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确定了反应适宜的条件,于pH 5.0-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在CTMAB存在下,铝与H2QSI形成1:2的配合物。配合物激发波长为389 nm,发射波长为499 nm,在0.01-0.3 mg/L范围,荧光强度与铝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3)。检测限0.009 mg/L,平均回收率95.5%。  相似文献   
177.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8.
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想,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山水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生态亚系统入手,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主要是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5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9.
180.
《生态文明论》(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节生态文明的产生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