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485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船用双臂架收油机是实现海洋溢油回收的一种应急装备。以船用双臂架收油机为对象,对其结构和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块化分组简化了船用双臂架收油机的重心分析。无风稳性和有风稳性的研究表明船用双臂架收油机设计合理,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2.
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检测了280±2 nm、300±2 nm、332±2 nm 3个特征波长下的22种原油和12种燃料油的荧光强度,并以此作为变量,建立了快速定量鉴别海上溢油的原油和燃料油的Logistic回归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测值2.43小于15.51、其对应P值0.97大于0.05,说明建模数据的信息被充分提取和利用。风化前后油样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鉴别方法准确性较高,曲线下边面积(AUC)大于0.9,灵敏度和特异性大于0.85。用15种非建模油样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鉴别正确率达93%。此外,该模型也适用于油种风化后的鉴别。  相似文献   
53.
选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溢油分散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微藻的毒性效应参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原油WAF和DWAF以及燃料油DWAF均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其中,当原油WAF浓度为0.3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原油DWAF浓度低于0.5 mg/L时,开始促进生长,当浓度低至0.1 mg/L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两种微藻在4种不同石油烃类污染物体系中的96 h-EC50差异较大,96 h-EC50值介于0.07~30.77 mg/L之间;其中燃料油DWAF毒性最强,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0.45 mg/L和0.07 mg/L;而微型原甲藻对原油WAF毒性效应敏感性最低,其96 h-EC50高达30.77 mg/L。  相似文献   
54.
将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和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相结合,对某电石生产企业的煤气柜设备和其涉及到的工艺的风险性进行了系统安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这两种分析方法各有所长,从不同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潜在风险中的不安全因素,使其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55.
"海洋工程支持船(OSV-Offshore Supply Vessel)"是海洋石油作业必不可少的辅助船舶,可用于各类平台一般物资的供应服务,既可以为平台运输液态的钻井液、酸类物质和化学物质,也可以运输包括甲板货在内的干散货等物资。由于其作业频繁和操作复杂,在实际作业中经常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因此其后甲板作业安全管理一直都是被关注的要点。本文接合油田作业者对船舶后甲板装货区的要求及在实际作业中的经验总结,浅述"海洋工程支持船"为海洋工程做物资供应其后甲板的作业方法、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6.
绿色木霉改性玉米秸秆溢油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绿色木霉对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改性实验(改性时间、固液比和改性温度)制备溢油吸附剂TCS(Trichoderma viride modified corn stalk),并模拟溢油环境测定TCS的吸油量.研究表明,25℃下,改性6 d、固液比1∶4时,制得的TCS吸油量最大,达到13.84 g.g-1,相对原材料RCS(Raw corn stalk,吸油量为6.58 g.g-1)提高了110.33%.对RCS和TCS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制得的TCS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素组分被部分降解;X射线衍射分析(XRD)得到改性后的材料结晶度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分测定进一步表明生物改性降低了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含量,这些均说明改性后材料吸油量增加的原因.吸附动力学及保油性能测试表明,TCS具有快速的吸油速率,80 r.min-1条件下振荡1 h后即达到吸附平衡;且在吸附饱和后滴淌10 min仍能保持最初吸油量的74.87%,具有良好的保油性能.  相似文献   
57.
中国石化胜利海上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海域。随着油田海上原油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海上溢油风险也逐年加大,同时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石油作业船舶防污染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与要求。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组网式雷达溢油监测系统研发思路,构建了以组网式技术为支撑的新时期海上固定式雷达溢油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59.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险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且风险分析不够深入。本文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油膜动力学模型及统计学等理论,明确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源强、事故概率、溢油油膜影响范围、风险应急时间以及水厂吸水口关闭时间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河道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60.
为实施流域饮用水资源有效保护,从技术管理层面分析流域水资源共享过程中标准体系的构成与作用。对现阶段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水标准中涵盖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对称性分析,指出标准体系中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排存在的管理风险,并针对管理风险提出应急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