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TO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贸易的联系日趋紧密,与环境有关的国际贸易争端将越来越多.WTO为解决这类争端做出了有益尝试和不懈努力,并初见成效.该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包括法律渊源、参与争端解决的机构、解决纠纷的程序三个方面,其中解决纠纷的程序包括磋商、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工作、专家小组报告、上诉、复审、仲裁,已有明显的司法化特点.这一机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应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但它使国际贸易法史上有了一个能有效进行国际环境、贸易争端处理的超国家机构,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入世后,更要研究这一机制,利用其规则维护国家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12.
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绿色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常见形式,并且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制度。但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并没有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文章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入手,以经济学,环境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及法学理论来分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3.
生态地役权是指为某种环境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它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是保护环境权利的一种物权制度安排,它是对传统地役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时代,生态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很多创新性的运用,其大致分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役权、环境享用地役权以及环境保护地役权,生态地役权在法律生态化的时代很有深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4.
刘颖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1):6-7,10
简要介绍了环境侵害的概念、内涵及其主体的不平等性、社会性、间接性和过程的缓慢和复杂性的特征;环境权的概念、内容与一般民事权利相比具有四个特征;环境权的民事法律规定及原因;环境民事权利的实现;环境侵害的民事救济原则和通常的救济方法,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等等及其内涵、包括的项目、范围及有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15.
环境保护相邻权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但是保护环境不能只靠环境保护法,在与环境有关的相邻关系中民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物权法>第90条具体规定了环境保护相邻权,是对这一学理概念的立法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理解、借鉴完善环境保护相邻权,对于加强保护环境资源,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公民环境权的正当性源于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者都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体现了对人的本质关怀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我国法律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公民环境权的高度肯定和保障,我国应积极顺应生态社会潮流,在宪法和法律中确认和保障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17.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诉权是环境权的救济权权能。诉权的社会化是环境诉讼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诉权的扩大化,以保护兼具有公共性私益和个体性公益特点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18.
曲晴 《环境教育》2009,(5):58-61
人人都享有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权利。维护和保障公民正当合法的环境权益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环境侵权事件频频发生,相应的环境维权案例不断涌现,环境维权行动积极开展。在此背景下,本刊特开辟“环境维权”专栏。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向读者和公众普及环境法律知识,增强环境维权意识,进而为推动我国的环境法治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期向您介绍有关环境维权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1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111-115
张海超开胸验肺以证"清白"已过去一段时间,随着今年七月换肺成功张海超的生活翻开新的篇章。在过去的这几年中中国工作环境权现状如何、工作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是否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张海超事件的媒体跟踪报道、西宁市当地实地调研的方式浅析工作环境权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中国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依然比较严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