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33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2.
华宏科技     
<正>股票代码:002645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金属和非金属类液压打包、剪切、破碎系列装备,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大中型再生资源(物资再生)利用企业、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有色金属、不锈钢冶炼加工企业,服务于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公司于2011年12月20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设备制造企业,产品品种规格齐全、服务快速及时。是目前国内同行业最大的生产、销售及服务专业公司。  相似文献   
83.
本文着重论述了集装箱码头所使用的能源 (资源)种类、现状、节约途径、节约方法,探索了在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集装箱码头用能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4.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将资源节约的理念应用到生态环境中已经成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以及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资源节约的理念更好地应用到我国生态保护以及环境建设中,帮助人们提高对能源利用和资源的开发,有效避免对环境和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5.
弘扬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弘扬生态文明,树立新的发展观,价值观,消费观,生产观,政策观,群众观等,在现实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86.
天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近日结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明主持会议。会议内容之一是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亚力所作的关于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我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
盛世新春.岁月如歌。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管委会.对《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编辑部在过去的一年中对我区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给予的宣传、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8.
为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对节能工作的热情,全画展示近年来天津市节能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天津市节能协会和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社会以征文的形式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天津节能工作提对策。  相似文献   
89.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致信全国节能宣传周主办单位,肯定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的成效。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降低供水漏失率,减少水量损失,是推进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价城市供水行业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直接体现城市节水工作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反映和衡量供水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供水企业的漏失率现状进行阐述,对漏失率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供水企业降低漏失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