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热磨试间火灾爆炸风险进行分析,以某企业热磨试间内热磨合作业过程为例建立了评价模型。为提高层次分析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层次分析法之前,引入事故树,通过事故树确定各级指标,在层次分析法之后,通过与模糊数学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模糊评价,得出模型所处等级D=0.7087,即该企业热磨试间火灾爆炸风险为"危险性较大"等级。研究表明,"事故树-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热磨试间火灾爆炸风险分析是可行的,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预防热磨试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正渗透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技术是一种由渗透压驱动的膜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压力驱动的膜技术相比,具有出水水质高、能耗低、操作压力小、设备简单易操作、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O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等,使之目前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已有FO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介绍了F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海水脱盐、市政污水处理、特种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影响FO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FO膜、汲取液、原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并着重阐述了FO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最后,对FO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针对焓差室实时监控的复杂性,数据采集的多样性,基于LabVIEW设计了焓差室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上位机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及监控。该软件能够实时采集数据曲线,查看历史记录,控制下位机,实时报警及计算空调器性能参数等功能。该界面设计友好,在线参数设定方便及扩展性强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中国地级城市碳减排目标实现时间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使得中国城市碳减排工作日益重要。基于《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提供的方法,从各项能源消耗、工业产品生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和城市绿地碳汇等四个方面测算了中国100个城市2002-2012年直接碳排放总量,根据城市的人均碳排放曲线将它们分成了高、中、低碳三类城市,分别包括10,36,54个城市。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针对不同的碳排放城市类型构建了2类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计量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轨迹遵循倒"U"型,但是各城市间的碳排放-经济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包含至少五种:高-高碳城市呈现正"U"型发展轨迹,其余四类的发展模式都呈现倒"U"型,特别是中碳城市群;这四类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的碳排放-经济发展曲线,存在不同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的峰值;但是,低碳城市群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倒U关系不是非常显著。利用该模型结果,基于各城市人均GDP发展速度,测算了各城市未来人均碳排放拐点和碳排放总量拐点的到达时间。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各城市仍然按照2012年前的碳排放-经济模式发展,那么仅有44%的城市能在2030年前顺利达峰。因此,达峰时间比较长的城市必须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当中高碳城市类的人均碳排放峰值下降10%或者低碳城市类下降20%时,基本在2030年达峰。  相似文献   
85.
通过测定高浓度氨氮标准品(GSBZ20005—88)的试验,验证了差示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高浓度样品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说明差示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情况下能减少多次稀释所带来的误差,可以快速测定高浓度样品。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国华三河发电厂一期2×350MW机组配套脱硫系统GGH堵塞的原因及对脱硫系统的影响,结合三河电厂生产实践,给出了解决措施,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构建包含了社会、经济、科教与文化、对外开放和资源与环境五大类25个分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使用从1997到2013年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并计算出综合评价值来考察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各个省份整体发展的影响。从评价值排名上来看发现只有重庆、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提升明显,而新疆、宁夏和青海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其他省份排名变化不大。从分类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整体上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与生态提升较为明显,说明中央对于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环境与生态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选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这三个主要政策作为计量模型的政策变量,分别考察西部大开发整体和分项政策对于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系统GMM方法估计整体西部大开发整体政策效应,以2000年前后对比,政策实施对GDP增长率的提升并不显著,综合发展水平也没有收敛。而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DID估计分项政策,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入和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税收优惠提升相对较弱。本文建议: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继续对西部地区予以倾斜,特别是建设西部地区通往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培育和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较少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加强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加强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90帆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性与安全性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对于锅炉优化控制及提高其经济性与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正>1温度试验设备和辅助仪器1.1对温度试验箱的要求温度试验设备包括高温箱、低温箱、高低温箱、温度冲击箱和快速温度变化箱。虽然都是用来产生温度条件,不同的温度试验项目对温度试验设备的要求有所不同。对试验箱的结构和参数要求也略有区别(见表1)但不管什么试验箱,它们都应能产生并保持试验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条件,并在规定的容差范围,以确保试验结果的重现性。1.2对辅助设备和仪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针对印度尼西亚 TJK 电厂 65 MW 机组投运后存在的“极热态启动时负胀差偏大而且超限”问题,通过技术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出改造方案并在大修中实施。改造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机组在极热态启动时负胀差偏大的问题,大修后机组实现了随启随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