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61.
酞酸酯在植物中的吸收和积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Beckman 33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163型紫外检测器),美国Beckman公司;SP4290数据处理机,美国Beckman公司;YQ-3电动匀浆机,江苏江阴科研器械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AR;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AR;甲醇:GR。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通过对2000年6月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的分析,研究了北京市崇文门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总体上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富集在粒径较小的粒子中,细粒子中的非烃类化合物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白天ρ(非烃类化合物)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夜晚机动车流量减小,但ρ(非烃类化合物)却高于白天,显示出大型柴油车的主要影响和贡献;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主要表现为酞酸酯和苯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并对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及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而秦皇岛近岸海区的平均水平高于其它海区.目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酞酸酯的含量相对较低,对周边底栖生物尚未构成威胁.另一方面,DDTs组成的比值关系显示秦皇岛近岸、渤海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海区近期出现DDTs的输入,并且DDTs含量已超出相应的生态效应低值区间的标志水平,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在渤海海区大多数样点,DDTs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厌氧条件下的DDD.  相似文献   
64.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酞酸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平  陈文亮  蔡维维 《环境化学》2004,23(4):447-450
利用分级采样器采样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研究了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六大功能区 (工业区 ,交通区 ,文化区 ,商业区 ,园林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 )大气气溶胶中的酞酸酯 .结果表明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检出的酞酸酯有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EHP) ,其含量随功能区和季节而变化 ,平均浓度具有工业区 >居民区 >交通区 >商业区 >文化区 >园林风景区和秋、冬季浓度高于春、夏季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源水中酞酸酯和己二酸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C18固相萃取和液-液萃取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水样,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测定水源水中的6种酞酸酯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研究结果表明,用C18固相萃取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5%~101%,相对标准偏差为5.50%~19.71%;用液-液萃取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54 5%~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3.56%~14.47%.还研究了C18固相萃取法的方法检测限.除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检测限为1.36 μg/L外,其他目标化合物的检测限为0.05~0.48μg/L.该方法适用于监测水源水中6种酞酸酯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实验过程中污染源的分析结果表明,固相萃取小柱、无水硫酸钠、玻璃毛和溶剂都有可能造成酞酸酯分析污染.  相似文献   
66.
迟杰  杨青 《环境科学》2012,33(5):1570-1574
模拟海河干流水体构建了室内菹草微宇宙,同时设置了无菹草微宇宙为对照,对微宇宙中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EHP)的消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有草组水和沉积物中这2种酞酸酯(PAEs)的浓度始终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这2种PAEs主要分布在沉积物中,其次是水中,并且在菹草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尤其是疏水性较强的DEHP;菹草(以湿重计)对水中DBP和DEHP富集系数(BCF)的平均值分别为22.4 L.kg-1和180.7 L.kg-1;计算得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有草微宇宙中DBP和DEHP的降解率分别为输入量的94.2%和60.8%,较对照组(DBP和DEHP分别为91.0%和45.5%)分别提高了4.1和15.3个百分点;有草组DBP和DEHP的残留率分别为输入量的-0.6%和30.7%,而对照组为4.7%和37.7%.可见,菹草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这2种PAEs的降解作用,还能减少系统残留量,降低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6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5个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中的162种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在各种污染物中,酚类、酞酸酯、类固醇激素和金属类物质被检出。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01~148 n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但三氯生、双酚A仍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酞酸酯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0.45μ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固醇激素的质量浓度为0.5~30 ng/L,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需优先控制;金属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27μg/L,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8.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技术,结合加速溶剂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方法,分析土壤中的6种酞酸酯类(PAFs)化合物。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PAEs检出限在14—42μg/kg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5.5%~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5.19%~9.61%。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南京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接种污泥,研究室温(25±5)℃条件下ABR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降解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ABR在室温、容积负荷为0.9-1.8 kg/(m3·d)条件下启动运行30 d可以达到运行稳定,其COD去除率在90%左右。在负荷提高阶段,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容积负荷为2.0-6.8 kg/(m3·d)时,反应器对COD平均去除率大于85%;当HRT为12 h,容积负荷6.8 kg/(m3·d)时,COD去除率达90.7%,DBP降解率达87.3%。  相似文献   
70.
谭婷  傅尧信 《四川环境》2010,29(3):55-56,81
本文针对土壤酞酸酯测定过程中不同阶段(如采样、分析样品制备、仪器分析、空白样检测)的污染干扰,提出了对应的污染控制措施,以降低测定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