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Aura-OMI HCHO数据产品,解译并分析了2008~2017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甲醛柱浓度的数量分布、动态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0年甲醛柱量均值为14.16×1015molec/cm2、最大值15.41×1015molec/cm2、最小值12.27×1015molec/cm2、最大增速17.8%、平均增速0.17%、最大降速15.95%.时间上,10年来甲醛浓度呈波动上升的态势,以四级、三级和五级的变化为主,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春夏秋冬四季的分担率分别是25.96%、34.28%、22.00%、17.76%.空间上,浓度整体从中部向两侧递减,沿海地区最低,高值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转移扩大.影响长江三角洲甲醛柱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气温和降水为主,人为因素以能源消费总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及家具和建房装修材料为主.长三角和京津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2.
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历史资料,讨论了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历史演变,并对未来海岸的变化作了估计。着重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渡海堤、江口通航、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指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流域降水增加都可能增加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3.
中国加入WTO将对21世纪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和区域经济走势带来深远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有潜力和条件参与较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地区之一,但是该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突出,中国加入WTO对其发展既带来机遇也构成较大冲击。因此利用加入WTO后壁垒尚未完全拆除的缓冲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协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1 产业协同调整的必要性(1)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市场和竞争因素尤显突出,在新的背景下,为提高区域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必须进行协同…  相似文献   
164.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5.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存储、兼容、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土地信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具之上,并在ComGIS组件Mapobject2.0平台支撑下进行设计和开发应用的。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高强度开发下的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长江三角洲海洋生态建设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国家与地方海洋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特点,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及其对海洋生态的依赖性进行深刻剖析,并在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共同和不同海洋生态现象的基础上,贯彻流域联动、区域联动和陆海统筹原则和以海洋生态工程解决海洋工程生态问题原则,提出长江三角洲海洋生态建设基本构架。最后,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海洋生态建设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海洋生态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7.
马苗杰  曾超 《环境保护》2006,(6B):41-43
闵行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位于上海市腹地,中心城区西南部,是一把贯通东西南北的“钥匙”。它在推进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区内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68.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其农业生产所排放的CH4 和N2 O ,早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本研究在分析总结现有的野外观测结果的基础上 ,验证了估算区域痕量气体排放量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 ,估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CH4 和N2 O排放量分别为 1 69( 1 2 9~ 2 0 9)Tg·a-1和 0 0 1 9( 0 0 1 4~ 0 0 2 4 )Tg·a-1,分别占全国农田CH4 和N2 O排放量的 1 6 7%和 6 1 % .  相似文献   
169.
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合理、恰当地对这些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也是众所关注和值得探讨的。为此,以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含义、确定方法、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常熟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并以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分别对该市土壤重金属中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和Zn)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为标准进行评价,7种重金属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以Hg、Pb、Cr、Cu和Zn问题较多,超标率达13.6%~20.4%。而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进行评价,则Cd、Pb、Cu和Zn均有超标,Hg有30.6%的土壤样品超标,As、Cr不超标。因此认为采用双重标准进行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的评价,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70.
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对Pb、Cu、Cd的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长江三角州和珠江三角州10种代表性农业土壤对重金属Pb、Cu和Cd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土壤对重金属有较强吸附能力,土壤性质对重金属吸附与解吸行为有很大影响。其中,pH值是影响土壤对重金属吸附与解吸的最重要因素,土壤重金属吸附量随pH值增加而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或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如乌栅土、青紫泥田、黄斑田),其对重金属吸附能力高于pH值和有机质或粘粒含量较低的土壤(如黄筋泥、粉泥田)。重金属解吸量随重金属吸附量和土壤重金属饱和度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从强至弱依次为Pb、Cu、Cd;当3种重金属共存时,重金属之间竞争能力强弱顺序与吸附能力顺序相同。重金属之间竞争作用随土壤酸度和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