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81.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土地总面积99687.5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998年全区人口7445.69万人,GDP总量1270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分布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基本特征的研究表明,指出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对外开放最早,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的制造业基地、高科技发展基地、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各种类型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差异。明确了上海开发区建设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分析了浙江省开发区建设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总结出了愈造近上海,开发区建设成就越大,开发区的建设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实力紧密相关的规律。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思考,明确了其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途径。  相似文献   
182.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和定点观测数据,结合历年环境监测资料,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近十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河网干流水质基本良好,中小河流污染突出;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湖泊氮磷含量逐年增高,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市郊小城镇河网水质急剧恶化,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中心。造成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物源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田化肥、底泥等。针对上述污染规律和成因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3.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三角洲和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建设和港澳回归对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将共同成为2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通过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三方面对这两大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其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对比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提出未来经济发展中既竞争又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4.
长江三角洲的农村经济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农业密不可分,农业生产的可宗粮食和多种农产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商业的兴起,一系列城镇密布于长江三角洲,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20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与农业和整个区域一样,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着重阐述了长江三角洲的农村经济基础,分析了农村工业的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农村城市化,指明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根据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与文化、教育实力,认为长江三角洲应在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亦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针对当前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从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对策: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分析耕地减小的三种类型,强调杜绝盲目、无序开发造成的浪费;2.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技术进步等方面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3.长江三角洲的农村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而生态与环境问题很突出,必须加强生态 、环境建设,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5.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聚集区,随着城市发展主流趋势--生态城市的日益兴起,区内各城市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不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程度难以定量以及片面定量的问题。试从长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和地域情况入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来分别衡量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15个城市中,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程度较好,而南通则略差;(2)只有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86.
长江三角洲平原BZK01钻孔进行沉积物14C测年、粒度、磁学、孢粉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结合伽玛测井、岩性地层讨论了上新世以来钻孔揭示的孢粉组合、沉积环境演化、沉积相和古气候特征,建立了钻孔的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框架。结果表明,受原始地形地貌、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古气候冷暖更替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环境变化。钻孔自下而上揭示岩性地层依次为基岩长河组、新近纪-第四纪沉积的嘉兴组、前港组、东浦组、宁波组、镇海组,孢粉组合可划分出16个孢粉带,按暖期温暖潮湿-冷期寒冷干燥古气候旋回变化的周期律,BZK01钻孔反映该区域共存在7个古气候旋回。建立的钻孔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揭示151.9~278.0 m为河流相和河湖相交替沉积的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存在两个气候旋回过程;83.5~151.9 m为河流相-河湖相-浅湖相沉积环境的中更新世,包含两个气候旋回过程;15.4~83.5 m为晚更新世,沉积环境自下而上为河口相-河湖相-潮坪相-滨海相-河湖相,与王店海侵-杭州海侵时期对应,包括两个气候旋回;0~15.4 m为河口相-河湖相-泻湖相沉积环境的全新世,对应富阳海侵,包括一个气候旋回。  相似文献   
187.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该地区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1世纪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机,该地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地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外商来此投资的热潮不减,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但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能源缺乏,交通紧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8.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相似文献   
189.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 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0.
家庭农场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长江三角洲3市种植类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经营环境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经营环境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有总体显著和具体差异的影响效果.其中,设施建设环境和市场营销环境对家庭农场生存绩效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职业教育环境对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职业教育环境对家庭农场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完善市场和修建设施来促进生存”以及“加强职业培训来拉动成长和创新”对家庭农场是更为有效率的发展路径.因此,家庭农场经营环境的优化机制应遵循“效率优化”原则,即向更具促进效果的经营环境配置更多的政策资源,进而更为有效率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多层次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