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55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导则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际上有关土壤修复导则的分类,分析了各国主要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在编制中的《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在国家有关土壤标准中的地位,提出了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拟编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2.
俞林波  许艳 《环境科技》2009,22(6):39-41
乳业废水中乳蛋白、乳脂肪的生物降解比较慢,转化不毫全时容易引起污泥上浮,脂肪及其中间产物(尤其是游离的长链脂肪酸)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这里介绍一种乳业废水处理技术-预酸化+UASB+CASS工艺,经过2年多实际工程运行表明,此工艺有效的克服以上难题,并且运行稳定,处理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93.
泥水预分离MBR膜污染缓减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杰  董文艺  白微  李伟光  杨跃 《环境科学》2009,30(7):1978-1982
通过长期运行实验,进行了泥水预分离膜生物反应器(sludge/water pre-sepa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S/W-MBR)与传统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SMBR)对比研究,考察了污泥浓度、胞外聚合物含量(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及过膜阻力(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膜污染的缓减作用.结果表明,S/W-MBR与SMBR生物区的污泥浓度基本一致,而S/W-MBR膜区的污泥浓度较SMBR有显著降低.两者生物区的EPS含量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S/W-MBR膜区的单位质量污泥的EPS含量始终保持在15 mg/g左右的较低水平.S/W-MBR比SMBR具有更好的缓减膜污染能力,在近90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前者的膜组件仅需清洗2次,后者的膜组件清洗了5次.  相似文献   
94.
水源水中典型化学品突发污染的应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被典型化学品双酚A(BPA)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可有效去除双酚A和DEP.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模型较好地描述粉末活性炭对原水中BPA和DEP的吸附过程.中试条件下,50 mg/L的粉末活性炭可分别将原水中浓度约为500 μg/L的双酚A和3.3 mg/L的DEP处理达标.炭砂滤柱对2种化学品的动态吸附表明,BPA和DEP的去除率受它们初始浓度的影响较小,在滤速为5.1~15.3 m/h的范围内BPA和DEP的去除率基本不受滤速的影响.当同时采用粉末活性炭和炭砂滤柱工艺时, PAC的吸附过程是去除污染的主要阶段,炭砂滤柱可以作为粉末活性炭的有效补充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KMnO4和Cl2均不能氧化DEP,3 mg/L的KMnO4和1.5 mg/L的Cl2可几乎完全氧化水中浓度为850 μg/L的BPA,BPA的氯化产物和KMnO4的氧化产物及其毒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5 mg/L高锰酸钾和PAC联用对去除DEP无协同作用,对去除BPA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去除水中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MnO4对颤藻氧化,再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根据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考察KMnO4预氧化对颤藻生长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细胞的破裂情况,同时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KMnO4预氧化水体进行混凝处理,结果表明:KMnO4对颤藻有很好的氧化效果,不同浓度KMnO4对颤藻生长活性的抑制时间不同;在投加量为2 mg/L以下时,预氧化没有破坏颤藻的细胞结构;模拟含藻水在KMnO4预氧化后采用PAC混凝优于单加PAC的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96.
腐蚀损伤对LY12CZ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LY12CZ铝合金在EXCO溶液中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不同腐蚀时间后LY12CZ铝合金的腐蚀损伤,腐蚀损伤的严重程度用腐蚀面积率和腐蚀深度描述。通过对比性疲劳试验获得了腐蚀损伤对LY12CZ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为飞机日历寿命评定和飞机结构腐蚀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
简述了国家863课题"钢铁窑炉烟尘PM_(2.5)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成果,介绍了细颗粒物预荷电技术、基于海岛纤维的表面超细过滤材料、预荷电袋滤器、"一阀多喷"清灰等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行,验证了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将为工业窑炉烟尘细颗粒物深度净化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适用于新建除尘项目和除尘项目改造。  相似文献   
98.
采用静态烧杯实验考察了强化混凝组合工艺解决某水厂出水COD_(Mn)、色度及铝含量超标的问题。结果表明,高锰酸盐与次氯酸钠联合预氧化,配合使用少量黏土、粉末活性炭混合物强化混凝,可以在氯化物不超标的情况下,使出水COD_(Mn)、色度及铝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
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导则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源头预防作用,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迫切需要进行环评改革,提升导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剖析现行导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环评导则+要素和专题导则(近期以风险导则为主)+建设项目总纲和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与行业导则(生态类)"的环评导则体系重构总体构架,阐明了各类导则的内容和作用,并给出了做好导则体系顶层设计、抓好重点导则制修订、遵循"三线一单"、建立"三挂钩"机制等重构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巯基棉预富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痕量丁基锡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了巯基棉预富集丁基锡的环境影响因素和解吸方法。三种形态丁基锡均在pH为中性、低盐度时有最佳吸附。三丁基锡和二丁基锡在所研究水体的预富集测定中均有较佳回收率(92.5%~100.8%)。另外,对巯基棉吸附三种形态丁基锡的动力学特征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