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31.
建筑火灾区域模拟竖孔流动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建筑火灾双层区域模拟思想,给出其常微分控制方程组,并分析了其压力求解方法,然后,运用伯努力利方程推导了相邻房间通过矩形竖孔(门或窗)的质量流率计算公式,还讨论了竖孔流动中性面产生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两房间、两孔建筑中烟气运动实例,运用C.W.Gear刚性稳定算法对火灾发展及烟气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各竖孔中性面位置、数量和各主环境之间通过竖孔的质量流率;还给出各房间气体平均温升、  相似文献   
32.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一种工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一种工程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筑火灾的区域模拟理论和人员疏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计算出火灾中达到危险状态的时间和整个疏散过程所需的时间,通过对比这两个时间,来确定火灾危险性的大小。这种方法概念清晰,简单易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际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也可用于对火灾的安全工程设计评价和安全咨询。  相似文献   
3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碧清  高洁  张杰 《四川环境》2004,23(4):68-71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阐述了城市污水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的利弊;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形成良性水循环的有效途径,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已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认为污水系统规划要改变传统设计方法,应方便再生水回用,由经济、技术、地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各排水区域水质水量的工艺流程,预留污水厂与再生水回用管线分期发展的空间,应优先选用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尽可能维持城市河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34.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的生产废水不仅具有炼化废水的复杂性,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给絮凝药剂的筛选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715、728两种絮凝药剂的现场应用实验,找出了不同水质情况下的最佳投药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水中含油量大于100mg/L时,715药剂加入量控制在150~180mg/L,728的加入量为4mg/L,此时油、SS、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41%、41%和82%。当污水含油量在30mg/L以下时,715药剂加入量为90~120mg/L,728加入量为2.7~3.3mg/L,此时油、SS、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71%、38%和89%。经实验筛选出的这两种药剂可以利用现有的加药系统设备加入污水,加药处理后能提高出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35.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As part of the program monitoring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Moreton Bay, Queensland, Australia, we developed a means for assessing ecosystem health that allow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ssessments.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for achieving ecosystem health were grouped into ecosystem objectives,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and human health objectives. For the first two groups, aspects of the ecosystem (e.g., trophic status) were identified, and an indicator was chosen for each aspect. Reference values for each indicator were derived from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mapped survey values. Subregions for which the indicator statistic was equal to or better than the assigned reference value a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t zones.” High-resolution surface maps were created from spatial predictions on a fine hexagonal grid for each of the indicators. Eight reporting subregion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epth and predicted residence times of the water. Within each reporting subregion, the proportion that was compliant was calculated. These results then were averaged to create an integrated ecosystem health index. The ratings by a team of ecosystem experts and the calculated ecosystem health indices had good correspondence, providing assurance that the approach was internally consistent, and that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covered the relevant biologic issues for the region. This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mapping ecosystem health, relating it directly to management objectives, may have widespread applicability for ecosystem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37.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制定RD投入中长期计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2013年春夏季莱州湾海水环境要素特征和富营养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春季)、8月(夏季)莱州湾海水环境要素的调查资料,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和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环境要素特征和评估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是莱州湾水质的主要污染要素,春夏季的N/P平均值分别为100.76、117.84,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结果表明,春夏季各站位的营养级均只包括ⅣP、ⅥP两类,磷限制为莱州湾的营养盐结构特征;富营养化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E>1站位比例分别为65%、20%;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季Ⅱ级、Ⅲ级的站位比例分别为95%、5%,夏季Ⅱ、Ⅲ级的站位比例分别为70%、25%,Ⅱ级中的部分站位具有较大潜在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39.
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典型开、停车过程的排污节点,表明停车过程中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装置退料结束后挂壁、底部滞留和内部空间蒸气等滞留在设备内部的残余物料。在总结化工装置停工放空过程中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来源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大气污染排放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0.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 powerful technical tool for analyzing potential and extrem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has found wide application in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interrelated application of ERA to support the processes of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SDM),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ERA–SDM approach and its methodology by applying it to two case studies (in Xiamen Bay and Luoyuan Bay) of the principal coastal functional zoning (PCFZ, a kind of SDM and similar to the coastal and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in west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ERA–SDM approach could integrate ERA into the entire SDM process, directly support the PCFZ, and avoid or mitigate dire environmental risk that can be introduced by SDM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