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1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456篇
安全科学   487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416篇
综合类   2461篇
基础理论   643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60篇
评价与监测   184篇
社会与环境   148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The sensitiv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 network to outbreaks of defoliating insects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a simulation study. A model constructed specifically for the study was used to generate a wide variety of defoliation patterns in forested landscapes. Forest configuration was that of Minnesota, USA, as expressed by the GAP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binations of model parameters were based on a Latin Hypercube s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number of plots defoliated and outbreak characteristics was then examined via multiple regression. Both theoretical and model results pointed to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number of plots defoliated and outbreak size. Model results provided additional insight, 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number of plots defoliated and other outbreak characteristics after outbreak siz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992.
根据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和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相应考核指标,在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个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一级分类指标中,当调查对象得分之和大于或等于卷面分数的70%,则认为其具备该分类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居民整体...  相似文献   
993.
生物还原-化学沉淀法自烟气中的SO2制备Z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还原—化学沉淀法自烟气中的SO2制备ZnS,将含有Zn(OH)2杂质的粗品ZnS通过化学提纯制得高纯度ZnS。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H4C l-NH3.H2O混合液对含有Zn(OH)2杂质的粗品ZnS进行提纯的优化条件为:每500m g粗品ZnS加入NH4C l与NH3.H2O摩尔比为1∶1、两组分浓度均为3.0m o l/L的10mLNH4C l-NH3.H2O混合液。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提纯后的产物粉末全部为ZnS,其纯度与ZnS标准试样相当。  相似文献   
994.
稠油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烃类物质是稠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应用辽河油田锦采污水处理厂稠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出的菌株B0501,分析其在稠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对废水CODCr的去除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添加氮、磷营养盐等条件下微生物对废水CODCr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废水中投加的外源微生物B0501提高了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接种后,废水在30 ℃,pH为7.5,水力停留时间为216 h,添加氮、磷营养盐(ρ(氮)/ρ(磷)为5.63)的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其ρ(CODCr)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 8798-1996).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菌株B0501为液化金杆菌(Aureobaterium 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84,自引:3,他引:81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镉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363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镉积累明显,其范围为0.091~0.971 mg·kg-1,其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229和0.187 mg·kg-1,其中有两个样点土壤镉含量(0.971和0.886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0.6 mg·kg-1);北京市蔬菜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1~101.4、12.8和10.0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镉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瓜果类和特菜;北京市本地产蔬菜与市售外地产蔬菜的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裸露地蔬菜镉含量显著高于设施蔬菜;小白菜、辣椒、茄子、萝卜和大白菜镉富集系数较高,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弱,而冬瓜、黄瓜、叶甜菜、大葱、云架豆、甘蓝、西红柿等镉富集系数较低,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强.北京市居民每人从蔬菜中摄入镉的量为12 2μg·d-1,蔬菜镉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96.
曝气生物滤池快速启动和活性保持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各级的快速启动和在低负荷下活性保持的能力,考察了出水中主要污染物和生物滤池内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碳氧化生物滤池从低负荷恢复时,所需要的时间与活性保持时的负荷大小有关,负荷越小,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在极端情况下,恢复时间接近一次完全启动的时间,因此碳氧化生物滤池的低负荷维持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而硝化生物滤池在低负荷下活性保持良好,重新启动仅需要完全启动1/10的时间,这就有可能以低成本实现硝化生物滤池的活性保持。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 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 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处理微污染水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对浙江省T市某水厂微污染水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在气水比为2∶1,滤速6m/h,水温24~32℃的运行条件下,其对水中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高锰酸盐指数24.1%,氨氮81.7%,亚硝酸盐氮79.9%,浊度49.0%。完全能达到生物预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操作条件对超滤膜运行经济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棕榈油生产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超滤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并用膜通量衰减系数、平均跨膜压差及产水量各自加权相加所得综合指标来表征不同超滤操作条件下膜运行的经济稳定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膜表面流速和产水率,提高处理废水温度均有利于系统经济稳定地运行;各运行参数对综合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膜表面平均流速>产水率>温度;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前提下,最佳组合操作条件为膜表面平均流速0.7m/s,产水率80%,废水温度30℃。  相似文献   
1000.
好氧颗粒污泥在生物强化除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结构特征,并从生物除磷、反硝化除磷和沉淀作用三方面对好氧颗粒污泥除磷现象进行探讨。旨在为好氧颗粒污泥在生物强化除磷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