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 ,必须从观念、管理和技术 3个层次上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和建立生态产业。结合大量案例 ,论述了发展生态产业的原则和策略 ,主要有 :以市场为导向 ,生态与整体最优 ,竞争、共生、自生、再生相结合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 3原则 ,发挥区域优势 ,加强结构与功能的弹性和自我调节 ,硬件、软件和心件的耦合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2.
皖南茶区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皖南泾县茶区7个主要茶园和安徽茶树良种场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土壤-茶叶间硒分配与分布的特点以及茶叶中硒含量与土壤和茶树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皖南泾县茶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 0. 413±0. 146 )mg·kg-1,高于我国土壤表层硒平均含量背景值,在我国自然茶园中属正常偏高水平。硒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受生物富集性、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春茶含硒量高于秋茶,春茶含硒量为0. 096 ~0. 216mg·kg-1,多数属中等含硒水平。茶叶含硒量是土壤含硒量、茶叶采摘季节、茶树品种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通过选育硒富集力强的良种茶树、合理配施硒肥、调节土壤pH值及养分状况以及适时采摘茶叶等措施,可以实现富硒绿茶生产。  相似文献   
123.
在调查、采集和饲养的基础上,共鉴定出衡阳市主要园林树木害虫84种.并分析了衡阳市区主要园林树木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4.
汽车尾气中的铅对茶园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某茶园土壤及茶叶中铅含量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汽车尾气中的铅对茶园污染有较强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改善和提高茶叶品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5.
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对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多方面的认识,本文从当然和必然、整体和局部、发展与限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分析表明,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2种.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向实践的快速转化,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设想,并认为它可能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衡阳市石鼓区、南岳区、衡阳县、衡南县主要蔬菜基地29个不同种菜历史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进行分析表明,当前衡阳菜园土存在着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土壤酸化较重,局部区域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通过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采用深耕晒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进行改土培肥.表4,参7.  相似文献   
127.
添加植物物料对2种酸性土壤可溶性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室内培养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添加非豆科的油菜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玉米秸秆和豆科的大豆秸秆、花生秸秆、蚕豆秸秆、紫云英、豌豆秸秆对酸性茶园黄棕壤和红壤可溶性铝总量及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除添加油菜秸秆、小麦秸秆和稻草处理外,其余添加植物物料处理土壤可溶性铝总量、总单核铝和3种无机单核铝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为加入这些植物物料均使土壤pH值增大.5种豆科植物物料对黄棕壤pH值的影响大于非豆科植物物料,前者对土壤中3种无机单核铝含量的影响也大于后者.9种植物物料也使红壤pH值有不同程度升高,土壤可溶性铝含量降低,其中4种非豆科植物物料、花生秸秆和蚕豆秸秆处理效果较好.因此,施用植物秸秆能够有效改良土壤酸度,缓解土壤中铝对植物的毒害.总体而言,9种植物物料中花生秸秆增加酸性土壤pH值和降低土壤有毒形态铝含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8.
在汶川8.0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共用作用下,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灾后3年灾区重建任务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方面,对生态环境重建的投入不足,以及灾区高碳化产业结构,造成灾区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灾区生态系统出现弱均衡现象,严重影响灾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灾区生态弱均衡可防可控,通过在灾区树立低碳均衡发展思想,制定灾区生态低碳发展路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调整灾区产业结构;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林木产业,推进生态农业低碳建设;构建森林碳汇示范基地,实施低碳生态战略,推动灾区生态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受昆河城区段景观建设工程的启示,在昆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全流域的整治和生态系统稳定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并论证该系统工程带来的效益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0.
不同城市发展发展模式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如何通过水环境容最核算来量化,是城市环境规划要解决的一个主要课题.文章将水环境容量理论运用于城市发展模式比选,分析了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存在的差异,并以某城市的具体河流为例,采用一维模型根据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控制目标下的不同标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