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3篇
  免费   1251篇
  国内免费   1751篇
安全科学   2553篇
废物处理   206篇
环保管理   2683篇
综合类   7676篇
基础理论   1659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28篇
评价与监测   707篇
社会与环境   1265篇
灾害及防治   55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731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179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1014篇
  2006年   986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759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生态工业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从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工业的基本定义出发 ,对生态工业建设层次进行详尽分析 ;并结合代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吴县市、邗江县和邳州市的具体案例 ,通过对其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消费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 ,实施末端治理并逐步推广清洁生产这种较低层次的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态工业的建设则要采用生态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区这种较高层次的建设模式。为确保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四方面提出了生态工业建设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2.
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社区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广受关注,建立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态社区本身系统特点的探讨,尝试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功能,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A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safety standards for the impact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the natural biota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4.
论环境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把环境的保护、修复、维护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服务活动称为环境产韭,包括发挥减少、避免污染环境作用的资源再利用鼗和发挥治理污染物与修复、改善环境作用的环境维护业.通过探讨环境产业的内涵、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在产业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指出环境产业是在法规保障下政府强行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改进政府行为构建适台环境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是加快发展环境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旅游地视为一个特殊生命体和特殊的生态系统.旅游地与生物体存在非常类似的机理。具有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之间存在诸如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生态空间关系等明显的类生命特征。研究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为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切实可行性,为更好地解释和透视旅游发展问题实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与思路,生态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和解决旅游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旅游学与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指导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生态型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长期目标,将港口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对如何建设生态型港口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得到45项单因素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港区有所分异,整个评价体系分为5个准则层(生态环境、经济效率、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和10个因素层(大气/声环境、生物资源、基底质量、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循环经济、污染排放、清洁生产、环保投入、社会参与),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分配。进而根据2005年上海港年均生产状况和2006年上半年的港区环境-资源调查,尝试对上海港7种主要类型(集装箱、件杂货/成品、多用途、干散、粮食港区、液散、客运)的15个港区进行了现状评估。然而,生态港评价系统的指标选取、权重制定、评估级别等实践与完善仍需要多学科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参与。最后,项目还提出了水生态健康、航道淤积、生态风险、水陆景观等非定量生态港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27.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Yangtze Delta (UAYD),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has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prevalence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ies when the ecological cities are pursued by many modem cities, 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gard. It is inevitable, however, that certain problems exis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which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n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lex ecosystem, and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fying eco-city construction or incomplete quantification in asse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eco-c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social-economic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of the UAY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t up an index system of eco-cities combining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dopt the indices of eco-city, urban harmony, and eco-city colligate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level, urb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eco-city construction of cities within the UAY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15 cities in UAYD, Suzhou City ranks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whereas Nantong ranks relatively lower; sustainable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possible only when cities are developed in every respect of harmony.  相似文献   
28.
现行财税体制下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受到人口、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财税体制是影响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更深屡次原因。通过数量关系的初步观察和作用机理分析说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存在正反两方面作用,总体来看,对耕地资源保护不利。计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存在显著影响。揭示了其影响的方向和大小。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合理分配土地出让金比例和科学使用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根据环境意识结构.设计了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其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知识水平、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对指标体系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指标部分的每一题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而且对各部分的每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予以赋分。基于权重和赋分.结合调查问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环境意识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水平的综合得分。经过分析得知,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模式是“环境知识制约型”模式。  相似文献   
30.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plant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amplitudes of constituent species is proposed. An original program, Fitoindikatsiya, has been developed to compute the indices of disturbance and homogeneity of plant communities from species ecological scale values. The current state of pine forests in the part of Novosibirsk oblast east of the Ob River has been analyzed; slightly, moderately, and severely disturbed zon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