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09篇
基础理论   245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268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71.
胞外聚合物物理法提取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物理法提取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进行了优化.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振摇时间、离心速度和时间以及加热时间对EPS的松散附着(LB)和紧密粘附(TB)提取的影响,得出污泥EPS物理法提取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72.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及工业废水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络合萃取的原理,考虑了萃取剂与稀释剂之间的作用,选择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以正辛醇和氯仿为极性稀释剂、四氯化碳和煤油为非极性稀释剂,对邻氨基苯酚(OAP)稀溶液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体系的pH、TBP的浓度、稀释剂种类对萃取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TBP主要通过与OAP的中性分子键合作用实现萃取;D值的变化与中性分子的摩尔分数有关,pH是影响D的主要因素;稀释剂的极性对OAP的萃取影响较大,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0%~30%时,其萃取能力为TBP-正辛醇>TBP-煤油>TBP-四氯化碳>TBP-氯仿;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30%~50%时,萃取能力为TBP-煤油>TBP-正辛醇>TBP-四氯化碳>TBP-氯仿.进而以30%TBP-煤油为萃取剂,对工业含OAP废水进行了错流萃取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工业OAP废水进行有效的(94.7%)预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甲醇、乙醇,对萃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73.
太湖水源地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太湖某水源地水样经C18柱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定性测定其中的有机物.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在检测到的近百种有机化合物中有40种出现频率很高,同时运用内标法对其进行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脂肪族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异氰尿酸三甲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74.
以某熔炼厂遗留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柠檬酸(CA)、复合聚天冬氨酸(PASP)、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淋洗剂,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和配比的单一淋洗剂和复合淋洗剂对污染土壤Pb和C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A、PASP、SDBS单独使用时对Pb和Cd的浸提率均随淋洗剂浓度提高而增大,CA对Pb、PASP对Pb、SDBS对Cd的最高浸提率分别为45.71%、63.69%和39.04%;CA-PASP复合淋洗剂淋洗Pb时有拮抗作用,单独使用PASP淋洗Pb效果更好,CA-PASP复合淋洗剂对Cd的浸提率较低;CASDBS复合淋洗剂效果最佳,对Pb和Cd的最高浸提率分别为55.22%和73.90%。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水渗流作用对顺层钻孔抽采的影响,为抽采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考虑水渗流场的气水两相流固耦合方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赵庄矿1309工作面顺层钻孔的抽采负压与钻孔间距进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抽采时间增加,煤层水压与水相相对渗透率均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不变,气相相对渗透率先升高后不变,煤层瓦斯压力在抽采过程中逐步降低;抽采负压改变对煤层相对渗透率几乎无影响;在相同预抽时间里,抽采影响半径与抽采负压呈指数函数关系,抽采负压由15 kPa提高到27 kPa,可降低煤层瓦斯压力,有效影响半径扩散明显,超过27 kPa变化不再明显;钻孔间距设置为4.5 m可在预抽期内满足抽采要求且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76.
In the last 5 years, naproxen, ibuprofen and diclofenac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in the South African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their occurrence in river water, sediments and aquatic pla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mpounds detected in river water and sediments varied from 0.59 to 2.3 µg L?1 and 0.2 to 9.2?ng g?1, respectively. The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L kg?1) for naproxen, ibuprofen and diclofenac varied from one sampling location to the other in ranges of 3.36–4, 1.3–1.9 and 0.13–0.91,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fate of these pharmaceuticals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such as climate and presence of other water pollutant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In the aquatic plant species (Eichhornia crassip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compounds vari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nt material (roots, stems and leaves). Naproxen was the most abundant in Eichhornia crassipes, with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12.0?ng g?1 found in leaves. In this initial assessment, we found no rational trend for the concentrations detected in various parts of Eichhornia crassipes, however,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se pharmaceuticals diffuse from water into the roots of the aquatic plants and get translocated into the stem and leaves. Overall, the occurrence of naproxen, ibuprofen and diclofenac in river water, sediments and Eichhornia crassipes was observed, which is an indication that Eichhornia crassipes has the ability to reduce water pollution through the uptake of pharmaceuticals through plant roots.  相似文献   
977.
建立了加速溶剂提取、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土壤中2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方法。土壤经过冷冻干燥、粉碎过筛,用加速溶剂仪提取(ASE),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多级监测模式(MRM)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20种磺酰脲类除藻剂的检出限为2~5 ng/kg。对同一环境样品进行了3个不同添加量(1、5、10μg/L)的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65. 7%~106. 1%,相对标准偏差为2. 3%~12. 1%。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有效应用于土壤中2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978.
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是在矿井瓦斯抽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性参数。准确测定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有利于合理布置瓦斯的抽采钻孔,实现最佳设计、最小工程量和最优抽采效果。根据实际煤层的存在条件,首先采用压降法对矿井试验区内穿层抽采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和水力冲孔抽采钻孔有效抽采半径进行实测。然后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的数值计算模型,所得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这证明了现场实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靠性。该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的测定结果可为金牛建业煤矿技改井二1煤层预抽煤层瓦斯的钻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源中17种超痕量水平抗生素的分析方法。采用Oasis HLB柱对500 mL pH=5含目标物的水样进行富集,干燥15 min后,用5%氨水甲醇洗脱,氮吹后定容至1 mL。用C18柱吸附目标物,并用0.1%甲酸水和甲醇对目标物进行分离,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在多反应监测通道中对目标物同时进行分析。该方法检出限为0.07~0.78 ng/L,超痕量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75.8%~108%。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为1.8%~15.0%,适用于同时测定饮用水源等水体中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80.
为了解决普通数学模型难以准确描述瓦斯抽采管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问题,提出了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的瓦斯抽采管道漏点定位模型。根据元胞自动机在空间和时间上离散化的特性来演化管道流体在时空上的连续变化,将管径变化、管壁粗糙度、管构异件种类和数量以及温度等参数沿管道进行离散化,利用元胞自动机理论以及管道两端的信号对管道沿线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变化进行预测,以判断泄漏的发生和漏点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提高漏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