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41篇
综合类   452篇
基础理论   9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清洁生产与企业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重视。本文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及企业战略等方面阐述了清洁生产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趋势严重,但真正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岩溶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的实践工作却做得很少。且对于这些实践活动还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思考。花江峡谷顶坛片区,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和干热资源优势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花椒、砂仁等喜热耐旱的经济作物,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成功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形成以花椒规模种植为核心心的特色产业,利用雨水、坡面水、岩溶裂隙水,实行参与式社区管理,使环境、经济与社区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顶坛”模式是充分利用岩溶环境资源优势,高山地保护于特色农业开发之中的一个成功例子。它启示我们,岩溶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必须重新认识岩溶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对过去侧重于水土保持的传统治理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3.
本文针对北京城市建设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背景,简要论述了北京地震、水灾、火灾及“新致灾源”的历史及现状,强调开展首都圈灾害研究及减灾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减灾方略及相应的管理构想。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策划、推进及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做法,并对各阶段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5.
魏山峰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2):65-66,70
如何说清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是一个摆在环境监测战线上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认真分析了当今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监测工作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展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6.
在进行缆索吊装大跨度双肋钢管拱悬拼施工中,过去多采用空中焊接横联作业,该项施工难度大,尤其在桥高、风大、两岸地形陡峭、施工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是否能将空中焊接作业转化成地面作业,本文详细介绍缆索吊装大跨度双肋钢管拱进行悬拼施工新技术,并结合九畹溪大桥施工实例,探讨缆索吊装双肋悬拼钢管拱施工中工艺程序、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工程施工新方法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7.
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利用IRA评估其装备总体风险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事故序列图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层面认识事故、灾难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查找事故中的各个要素,分析各要素在事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我国大型油轮原油泄漏事故风险日益增加的现状,介绍了事故序列图分析事故的原理,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给出了防止大型油轮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措施,以及减轻事故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准确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基于能力的定义和管制员工作职责,界定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内涵;依据该内涵及其工作特性,建立由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意识3个结构维度组成的管制员安全能力模型。其中,身体素质包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业务素质包括教育状况、培训状况、技能状况和经验状况;意识包括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各项指标性质差异较大情况下,利用功效系数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减小误差,客观反映指标情况,同时采用G1-法和熵值法集成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主客观单一赋权的不足,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结果表明,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对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意识、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就对所论能力的影响而言,心理状况强于生理状况;技能状况强教育、培训和经验状况;安全意识对意识的影响大于工作意识。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evaluates of the effects of lowering the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BAC) limit from 0.10 to 0.08?g/dL across all 50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ur objectives were to (1)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the 0.08?g/dL BAC limit on drinking driver fatal crash rates; (2) compare the effects from early-adopting states to the effects of late-adopting states; (3)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drivers with low BACs (0.01–0.07?g/dL) and high BACs (0.08+ g/dL); and (4) estimate the lives saved since 1983 due to the adoption of 0.08?g/dL BAC laws.

Methods: Our study examined annual data from the Fatality Analysis Reporting System (FARS) for each jurisdiction from 1982 through 2014. Our basic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ratio of drinking drivers (BAC ≥0.01?g/dL) to nondrinking drivers (BAC?=?0.00?g/dL). Covariates included 0.10 BAC laws, administrative license revocation (ALR) laws, seat belt laws, minimum legal drinking age (MLDA) laws, and unemployment rates. We utiliz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 models for each state, where the implementation date of the law was modeled as a zero-order transfer function in the series, in addition to any extant trends that may have been occurring simultaneously. Before determining the specific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0.08?g/dL BAC laws, we conducted a time series analysis for each state. We tested for between-state mediating factors relating to our covariates.

Results: A total of 38 of the 51 jurisdictions showed that lowering the BAC limit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rinking driver fatal crash ratios, with 20 of those reductions being significant. The total effects showed a 10.4% reduction in annual drinking driver fatal crash rates, which is estimated to have saved an average of 1,736 lives each year between 1983 and 2014 and 24,868 lives in total. Implementing a BAC limit of 0.08?g/dL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both high- and low-BAC fatal crash ratios. Though early-adopting jurisdictions (1983–1999) demonstrated a larger decrease in fatal drinking driver crash ratios than did late-adopting jurisdictions (2000–2005), the resul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5).

Conclusions: Our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lowering the BAC from 0.10 to 0.08?g/dL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2 to 2014 showed an overall effect of 10.4% on annual drinking driver fatal crash rates, in line with other multistate studi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ing the BAC limit for driving and the general deterrent effect on impaired-driving fatal crash rates.  相似文献   
100.
为反映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过程,在分析城市要害设施系统构成与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基础上,提出从充分性、精确性、抵御性和及时性4个维度评价应急能力的思路,建立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结合集对分析(SPA)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VFRM)构建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实证分析某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发展现状。实证表明:该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呈现“波浪式升高”的动态发展趋势,灾害抵御能力是构成综合应急能力的主要方面;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排序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稳健、可靠,能够有效反映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