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19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21.
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总量控制的战略目标,在采用排污收费政府管制手段防治污染的同时,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手段来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排污收费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各方面存在的异同,讨论并指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加以构建,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2.
陈勇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6,18(2):17-20,38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加强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实现环境刑事立法生态化,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也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阐述了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外环境刑事立法现状,分析了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23.
阐述了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真正造就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效、廉洁、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加大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环境法制意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机构,打破地方政府“供养制”,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4.
125.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不同国家的生物安全能力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对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提前知情同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资料交换等问题上;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6.
环境规制方式与环境规制效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际环境规制的发展历程,将中国环境规制方式划分为政府立法、政府执法和公众参与。使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公布》(2001-2010年)的有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了这三种规制方式与环境规制效果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中国环境规制效果作用最大的是政府执法,其次是公众参与和政府立法。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考核机制、明确权力划分、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矿山安全是采矿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安全对发展地区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相对于矿山开发来说却相对严重滞后,以致矿山生产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在对我国矿山安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法律经济分析的前提下.找出我国矿山安全立法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与美国矿山安全立法进行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矿山安全立法的完善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8.
Faced with the prospects of a changing climate, a small but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are developing 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that explicitly address climate change. Moreover at least some of these laws and policies carve out substantial rol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The present paper surveys three countri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Global South that have developed or are developing such laws and policies: the Philippines (Asia-Pacific), Mexico and more specifically its State of Chiapas (Latin America), and South Africa (Africa). It examines those experiences through two different lenses.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steps by which those laws or policies were developed. For this review, criteria for effective consultative processes are proposed. The study then examines the three climate change laws or policies per se. To this end, a framework including four modes of multi-level urban climate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regulation, governing through enabling, governing by provision, governing with representation and consultation) is utilised. The paper ends with synthetic conclusions as to which experiences represent promising practices, and what other lessons are relevant for countries embarking on such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29.
对国外环保体系发达国家(包括欧盟、日本、美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予以阐述和介绍,以期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的完善提供借鉴.同时提出该体系的主要框架性特征,即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落实环境参与权、完善诉讼权和补偿权,提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政策依据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对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首先阐述国内外光污染防控标准,然后对深圳市典型公众活动区域开展夜间光照度监测,初步探明夜间光污染状况并提出利用经济特区立法,将光环境纳入环境保护范畴,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保护夜间光环境的建议。结果表明,开展监测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光污染,其中,商业区照度为10.4—591.41x,最大值达CIE150标准E4区域251x的限值20倍以上,照度均匀度为0.12~0.18;休闲广场照度为4.9~91.51x,最大照度均超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中25lX上限值,照度均匀度为0.22~0.39;住商混合区照度为8.5~46.91x,最大照度均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住宅区照度为1.0~23.61x,57%小区外侧住宅窗表面照度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