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42.
文章抽样调查了东莞市城区16处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地下通道、地下商业设施、公建类和住宅类地下停车场这四类地下空间的气态污染物CO、甲醛、O3、SO2的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385 mg/mN3、0.055 mg/mN3、0.046 mg/mN3和0.035 mg/mN3;其中,甲醛、O3平均污染指数明显高于CO、SO2,地下通道及地下商业设施的甲醛浓度接近标准值,地下通道部分时段点位出现了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43.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whose development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requir- ing immediate resolutio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  相似文献   
44.
河南省自然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异,主要遵循水平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与垂直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主要影响以致控制灾害的不同类型,非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则主要影响各种灾害的成灾强度。它们相互联系与制约,从而形成该省域灾害的三维分异。  相似文献   
45.
First-generation compensation plans (CPs) for Dutch highway projects have been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1993), which aims to counterbalance the adverse ecologic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projects. Decision-making on the seven projects took place between 1993 and 1995.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ed: (a) the processes employed to prepare and implement the compensation plans; (b) the methods used to identify, plan, and execute the compensation measures; and (c) the results yielded by these methods. We conclude that the CPs were prepared fairly uniformly,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 processes and methodologies used to derive compensation measures. Five of the seven CPs had become operational by 2001 and initial experience is now being gained on land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of compensation sites to nature conservation trusts. Further progress of CPs is likely to be seriously hampered by growing demand for land for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associated increases in real estate prices. Several problems are addre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made with respect to: (a) developing a legal basis for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b) the relationship with re-allotment projects; (c) estimation of compensation costs; (d) an annual bias of CP budgets to account for rising costs; (e) contingency measures; and (f) criteria for CP (ex-pos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46.
绵阳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菁  黄建  文燕  李谦 《四川环境》2002,21(2):72-75
通过对绵阳市9个测点1998-1999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大气降水酸化严重,除主要受本地区大气污染影响外,还受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细水雾抑制熄灭室内火灾的有效性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室内不同种类固体可燃物,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研究发现:当火源位于细水雾的作用范围内时,灭火时间较短,灭火性能较高;当火源位于细水雾的防护区域之外时,灭火有效性显著降低。增加细水雾的流量可以减少灭火时间。但是对一定功率的火源,存在临界流量,超过了临界流量,再增加细水雾的流量,并不能有效减少灭火时间,因此设计细水雾灭火系统时,应当优化上述影响因素,达到最佳的灭火性能。  相似文献   
48.
陕西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列锐  李兆元 《灾害学》1999,14(2):38-42
通过对陕西1957~1998年共42年97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中大暴雨资料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总结归纳出陕西灾害性大暴雨的天气气候基本特征和规律性,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9.
姚清林  马宗晋 《灾害学》1993,8(4):82-85
本文提出了减灾效应空间问题,并分析了其在有偿减灾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有关的减灾投入心理与费用支付合理化问题。进而探讨了宣传、强制、分割、别类、约束、归并等促进有偿减灾良性发展的部分机理。  相似文献   
50.
针对我国现行的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所存在着多头指挥、组织形式不明确、责任关系不协调、信息沟通不顺畅、资源调度不合理等问题,运用文献检索、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笔者提出优化思路: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应以各级民航管理当局的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为主要指挥决策者,采用虚拟的网络式组织形式,理顺联动单位的责任与关系,将应急联动的信息网络与各地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平台接轨,成立全国统一的、具有双重功能的民航灾害应急资源调度中心。其中,对民航灾害应急联动虚拟网络组织形式的设计,较好地改进了现行组织的效率,体现了快速反应和协调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