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53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73篇
综合类   463篇
基础理论   219篇
环境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In the Lister reg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way, attempts are currently being made to facilitate for a green shift. The paper discusses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wards such a challenge. The first is procedural, where success or failure hinges on the methods applied in the effort to convince locals to incorporate climate considerations. The alternative is to reflect upon how a green ideology blends into pre-existing ide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region. It is claimed that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ailure so far to place the environment at the cor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at too much emphasis has been put on the first approach, on procedure and dialogue, whereas few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ursive terrain in the region. What prevents a green shift has less to do with methods and is more connected to the dominance of a logic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act that locals are confident that nature is already dealt with in a sensible mann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e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what prevents them to change, before we start telling them how to think and do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2.
143.
In this paper, we assert and test the proposition that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ED) is structured by institutionalised myths and that is why ED is decoupled fro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media pressures. Focusing on firms from Canada, France and Germany, findings show that ED mimetic isomorphism for different topics varies among countries and by industry sensitivenes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corroborate the institutional presumption that institutionalised myths vary among different contexts.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alised ED structures may not reflec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imetic patterns being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decoupling between ED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decrease when firms’ ED credibility is questioned by the media.  相似文献   
144.
145.
地震发生初期,各受灾点对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存在差异。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救援效率,应急资源需要按照受灾点需求紧迫性优先级进行分配和调度。首先,构建了受灾点需求紧迫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组合系数及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其次,利用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建立了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并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客观地确定权重组合系数,消除指标间相关性,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有效,能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科学客观地对应答器系统进行风险评估,规避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AHP与证据理论的评估方法。首先识别系统的风险因素,采用改进型AHP法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然后依据权重将模糊子集引入证据体空间,并加入模糊概率,将专家的模糊描述转换为定量描述,利用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得到系统风险的mass函数值。最后,以应答器系统为例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针对露天矿岩质边坡稳定性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分级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地质、环境和工程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其次,采用改进层次分析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计算指标综合权重;最后,通过计算综合确定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边坡的稳定性等级。将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到某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与未确知测度和可拓学理论的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8.
为了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采用CFD-DEM耦合算法研究不同入口气体速度下旋风除尘器内颗粒流态、静压、径向速度及轴向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屑颗粒在离心力和径向曳力的作用下以螺旋颗粒条带靠近除尘器的壁面稳定向下移动,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煤屑颗粒条带变宽,条带与除尘器的第1次接触的拐点上移,螺距减小;除尘器内部压力轴向变化较小,径向变化较大,随着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壁面附近高压区范围和压力也随之增加,除尘器上方和下方的负压区变宽并朝轴向方向延伸;随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内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逐渐增加,煤屑颗粒在除尘器中部聚集较多,煤屑停留时间变长,入口气体速度为15 m/s时,煤屑颗粒在除尘器内停留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49.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150.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方案决策是1个多准则决策问题,传统方法难以将决策者的偏好与风险倾向纳入考虑,因此引入累积前景理论与集对分析,得到1种结合累积前景理论与集对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决策者面对风险时的态度,计算出方案的累积前景值;引入集对分析,通过时间权重与准则权重将前景值与集对势联系起来,计算出方案综合集对势,并利用其大小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以及对权重的扰动分析,验证了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