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79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1027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冬季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由于冬季气温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往往被忽视.而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冬季仍然持续排放N2O.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冬季N2O排放规律对于评估农田土壤N2O排放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冬闲稻田、油菜地、蜜柚园和撂荒地,采用静态箱采集和气相色谱法结合监测N2O排放动态.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和油菜地N2O排放量明显高于蜜柚园和撂荒地,其顺序为:油菜地>冬闲稻田>蜜柚园>荒地.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502、0.392、0.162、0.075 kg·hm-2.冬闲稻田和油菜地的累计排放量占全年排放量的贡献较大而蜜柚园和荒地则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当土壤温度>5℃时,冬季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都有显著指数正相关,而与水分没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当土壤温度>5℃,土壤温度是冬季桃源不同土地类型N2O排放的主导因素;当土壤温度<5℃时,土壤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综合影响了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992.
焦炉顶和厂区环境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粒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效峰  彭林  白慧玲  牟玲  宋翀芳 《环境科学》2013,34(8):2955-2960
为了明确焦炉顶和厂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污染特征,利用美国Staplex234大流量采样器(粒径:≤1.4μm、1.4~2.1μm、2.1~4.2μm、4.2~10.2μm、≥10.2μm)采集焦炉顶和厂区的环境空气颗粒物样品,并用德国Elementar Analysensysteme GmbH vario EL cube分析其中的OC和EC组分.结果表明,焦炉顶TSP中ρ(OC)和ρ(EC)分别为291.6μg·m-3、255.1μg·m-3,厂区ρ(OC)和ρ(EC)分别为377.8μg·m-3、151.7μg·m-3;厂区≤1.4μm颗粒物中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的质量浓度为147.3μg·m-3;焦炉顶≤2.1μm颗粒物中ρ(OC)/ρ(EC)值为1.3.厂区TSP中ρ(EC)低于焦炉顶,ρ(OC)明显高于焦炉顶,且厂区≤10.2μm颗粒物中ρ(OC)、ρ(EC)远高于焦化厂所在地区环境空气;焦炉顶和厂区的OC、EC均主要富集在细颗粒物中,焦炉顶和厂区OC的粒径分布差别较大,厂区比焦炉顶OC的粒径分布更趋向于向细颗粒物分布,焦炉顶和厂区EC的粒径分布相似;厂区粒径≤10.2μm颗粒物中,随着粒径的减小,ρ(SOC)和SOC对OC的贡献均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对青岛5个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机质含量与含砂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主的A厂(90%为生活污水)和B厂(85%为生活污水)的污泥无机质含量在20%30%,而以工业废水为主的C厂(50%为工业废水)、D厂(50%为工业废水)和E厂(70%为工业废水)的污泥无机质含量在50%30%,而以工业废水为主的C厂(50%为工业废水)、D厂(50%为工业废水)和E厂(70%为工业废水)的污泥无机质含量在50%70%;各污水厂污泥含砂率相差较大,而且污泥无机质含量较高的C厂、D厂和E厂,其含砂率普遍较高,而污泥无机质含量较低的A厂和B厂,其含砂率也较低。对其中砂质进行粒径分布与显微检测分析,并对污泥含砂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厂污泥含砂主要为淡黄色硅质无机砂质颗粒和黑色磁性无机砂质颗粒,各污水处理厂污泥含砂属性主要与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进水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熊光城  濮文虹  杨昌柱 《环境科学》2013,34(4):1472-1478
在SBR反应器中以好氧颗粒和絮状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为接种污泥,分两阶段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第一阶段在3个SBR反应器中分别接种10%、15%和20%的颗粒;第二阶段在3个反应器中分别接种未经筛分、粒径≤1 mm和粒径>1mm的颗粒,接种比例均为20%.在培养过程中对各反应器中污泥形态、粒径变化、完全颗粒化时间以及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快速培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培养,接种比例为20%的反应器完全颗粒化时间较短,仅为24 d;第二阶段培养,接种未经筛分颗粒的反应器完全颗粒化时间较短,仅为30 d.两次培养的好氧颗粒均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去污效果,SVI稳定在40 mL.g-1以下,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预加好氧颗粒后好氧颗粒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好氧颗粒加速解体阶段和好氧颗粒解体与快速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995.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OC/EC浓度谱分布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华北重工业城市唐山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2009~2011年PM1.1、PM2.1、PM9.0及TSP年均值分别为(75±43)、(106±63)、(221±100)和(272±113)μg.m-3;碳质气溶胶在各粒径段均占较大比重,其中,元素碳(EC)在PM1.1、PM2.1、PM9.0及TSP各粒径段的年均比重分别约为9%、9%、6%和4%,有机碳(OC)年均比重分别为25%、24%、16%和14%.颗粒物浓度谱分布及碳质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秋冬季节细颗粒物中EC和OC浓度可高达(9±4)、(11±5)和(19±7)、(28±10)μg.m-3,分别占PM2.1的11%、10%和26%、25%;春夏季节EC和OC在粗细粒子中的富集量基本相当,分别为(5±2)、(5±1)和(15±3)、(15±1)μg.m-3,分别约占颗粒物总量的7%、6%和26%、18%.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皇甫川流域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主要建群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类型中优势种群的作用最大,其生态位宽度都较伴生种大;植物种群如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则种间生态位重叠亦较高.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反映了由本氏针茅群落到本氏针茅+百里香群落,再到百里香群落的演替系列.  相似文献   
997.
重量法是测定水中悬浮物的常用方法。恒重是该法获得有效数据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重量法测定水中悬浮物,并对滤膜的前处理、冷却时间及称量等操作环节进行了讨论。实验证明严格控制各项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提高恒重效率,缩短测定周期。采用空白滤膜作为质量控制措施可减少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998.
上海市郊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粒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称低压冲击仪(ELPI)在线监测上海市嘉定区2009年春节前后不同粒径(50%切割粒径分别为:0.03、0.06、0.11、0.17、0.26、0.40、0.65、1.00、1.60、2.50、4.40、6.80μm)大气颗粒物的粒子数浓度变化.对比春节与非节日期间该地区大气颗粒物(<0.49、0.49—0.95、0.95—1.50、1.50—3.00、3.00—7.20、>7.20μm)中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As、Se、Pb 17种元素,F-、Cl-、NO 2-、SO24-、NO 3-、Na+、NH 4+、K+、Mg2+、Ca2+10种离子与有机碳(OC)、元素碳(EC)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春节对于大气颗粒物粒子数浓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11—1.60μm.如果以3.00μm为界将大气颗粒物划分成细(≤3.00μm)和粗(>3.00μm)颗粒物时,春节影响体现在细颗粒的元素为:Na、As、Pb,且主要集中于<0.49μm颗粒中;春节影响集中于大颗粒(>7.20μm)的元素为:Ni、Co;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的为:Ca、V、Mn、Fe、Z...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华北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以及二次气溶胶的形成,2007年春夏两季在泰山山顶(1534 m.a.s.l.,华北平原最高峰)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进行了为期各1个月的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并对颗粒物中的无机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夏两季粗粒子(PM1.8-10)分别占PM10的60%和25...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粒径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晶  汤旭 《四川环境》2011,(4):17-20
本文选择提钒炼钢厂内部分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重金属元素(镉、铜、铬、铅、锌)的含量,并与样品粒度大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属(铜、铬、铅、锌、镉)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粒径较小(100目或160目)的样品中,同时将测定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结果表明镉、锌存在污染,其余元素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