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22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65篇
综合类   2079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358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介绍了应用于流域环境规划中的图形图片方式、多媒体影像方式、地理信息可视化以及虚拟现实4种类型的可视化技术,并对流域环境规划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可视化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2.
氧化沟在炼油污水中的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氧化沟工艺处理在炼油污水中的运行分析,提出影响氧化沟运行的几个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3.
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是传统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运作模式转变,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扩大发展空间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审核过程中潜力与问题的分析,以及审核过程中原则和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的介绍,为中小企业实际审核工作开展提供具体、科学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茶藨属果树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北、内蒙古地区茶属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有19种、2变种、1变型,并对其特征、特性、生境、分布及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驯化栽培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嘉陵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着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地方病和水质污染问题等环境问题。文章将重点阐述这些环境的性质、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危害,并据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异特点划分出四个环境问题综合区。最后提出了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6.
赣江流域的山丘荒地总面积约为 2902×104亩,除 35×104亩属于“十边草地”零星分布于路边、河边、田边、村边、沟边之外,比较成片的约有 2867×104亩(见表 1),略多于现有耕地,而且相当于现有林地的一半。这些荒地 3/4以上分布在红壤丘陵(低丘岗地 388×104亩,占13.5%;中低丘1236×104亩,占43.1%;高丘605×104亩,占21.2%;山地638×104亩,占22.3%),而且主要分于于上、中游地区(上游地区占60.2%,中游地区占25.4%,下游地区占14.4%)。综合开发治理、合理利用这些山丘荒地,是赣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农民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7.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旨在就建立生态补偿的国家战略和重要领域的补偿政策等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具体建议,本文所介绍的流域生态补偿就是课题组的研究专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8.
日本名胜琵琶湖荟萃“近江八景”,却随着污染负荷的日益加重,环境极度恶化,美丽的湖泊面目全非,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度《琵琶湖综合保护整备计划》,从全流域的角度实施综合保护,使琵琶湖重视昔日容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9.
80.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可以分为煌斑岩和辉绿岩两类 ,前者形成于 136 .6 1Ma ,后者形成于 86 .18Ma ,与华南中生代主要拉张时期相对应。岩石富集LREE ,Eu负异常不明显 ,其形成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早期煌斑岩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 (EMⅡ型 )洋岛玄武岩 (OIB)特征 ,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 ,Ta、Nb略有富集 ,具有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幔热柱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 ,表现出软流圈地幔上涌部分熔融的成岩特点。晚期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 ,但LILE并不富集 ,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 ,具有大陆拉张带 (裂谷初期 )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 ,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二者具有不同的岩浆源区性质 ,从早期到晚期岩浆源区向上迁移并致使部分陆壳物质混入 ,反映由热点式拉张到岩石圈伸展 减薄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