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江苏太湖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空间差异及污水去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太湖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及污水去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人均日用水量地区差异较大,在平原区从大到小依次为常州市〔99.2 L·(人·d)-1〕、苏州市〔76.9 L·(人·d)-1〕和无锡市〔64.1 L·(人·d)-1〕,在丘陵山区从大到小依次为无锡市〔118.6 L·(人·d)-1〕、镇江市〔109.1 L·(人·d)-1〕和常州市〔93.6 L·(人·d)-1〕,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口数量是影响农村用水量的重要因素。化粪池是江苏太湖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其中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农村厕所污水的化粪池平均处理率分别为96.6%、92.8%、91.0%和84.9%。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能有效减轻该地区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压力,从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比例来看,在平原区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无锡市(60.9%)、常州市(22.8%)和苏州市(5.2%),在丘陵山区依次为无锡市(55.7%)、镇江市(9.1%)和常州市(2.2%)。  相似文献   
112.
北京市强化社会单位节水管理,一方面严格核定用水定额,多次压缩用水指标;另一方面严格实行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按照不同幅度,收取1~3倍的加价水费,有效推动了用水量的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3.
从产业整体属性看,饮用水供水产业属于公益性显著的自然垄断产业;但从产业各环节看,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业务属于私人物品,具有弱自然垄断性或可竞争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引入私人资本。国外供水产业引入私人资本分别采取了独立管制下的私有化模式、合约管制下的委托管理模式等,虽然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4.
施倚 《劳动保护》2008,(3):119-119
编辑同志: 城镇、乡镇直供配电网台区是否需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依据哪条法规?  相似文献   
115.
BP神经网络法预测唐山市需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需水量预测研究已成为当前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设定不同的神经网络运行次数,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BP神经网络在运行5 000次时,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应用5 000次运行次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唐山市规划水平年的需水量进行预测.最后引入人均综合用水量概念,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6.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分析其用水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分析用水总量变化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了2003—2013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10年间下降了8.84%,是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脱钩的主要影响因素;规模效应10年间累计增加了267.95×108 m3,是导致产业用水量增长的唯一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倾向于减少产业用水量,分别累计减少124.17×108和164.11×108 m3;技术效应是北京产业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0年间累计减少了79.14%的产业用水量;而天津的结构效应要强于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81.17%和73.71%的产业用水量;河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51.37%和68.33%的产业用水量,相比京津仍有较大潜力. 研究显示,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是缓解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压力的有效途径,未来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7.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己经成为海南省环境保护突出的问题,为了充分掌握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特征,对海南省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的村庄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污染特征及污水收集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海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8.
全面、充分地分析了影响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各种因素,并逐一进行分析、分类、筛选和综合评定。结合预测的功能目标,对10类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权重打分法的办法,在预测前优先遴选权重值比较高的敏感因子,为后续的预测模型建立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数据序列,并根据这些敏感因子来建立适宜的预测模型,、目的是规避预测结果的非关系成分扰动,并为快速建立预测模型限定合理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19.
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城市开始酝酿建设热电冷联供系统,即在原有热电联产系统基础上增设吸收式制冷机装置,利用供热汽轮机组的抽汽或背压排汽制冷,使得整个系统不但可以发电和供热,还可在夏季向用户提供空调用冷。下面浅析一些影响热电冷系统经济性的主要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20.
文章以“八五”、“九五”、“十五”规划期间为背景,概述了天津市工业节水的历程,并针对“十一五”规划经济增长点和工业用水、节水进行了思考与分析,自“九五”以来天津市区工业企业战略东移,使市区工业用水量不断减少;滨海新区的建设使工业快速发展,也使滨海新区工业用水量相对市区在逐年增加,文章提出了天津工业节水方向、区域管理要向滨海新区和郊县开发区转移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