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71.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7,(3):10-11
“春运安全第一,一定要让群众满意,绝不让一名旅客春节滞留车站!”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有不久在陕西西安城西客运站慰问一线公交职工并视察春运准备情况时,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72.
陈萍 《安全与健康》2012,(10):50-51
近年来,福州公交司机人才流失,司机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同时,也制约了企业向前发展的速度。因此,公交司机人才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出台好政策,多渠道引进司机人才,稳定公交司机队伍已成为公交企业当前刻不容  相似文献   
73.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2,(12):26-30
你衣橱里每年新添衣服的碳排放量最少也有800千克;据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城市和衣村不少人在住房上盲目“追大”“求大”;乘公交和开小车,能耗相差20倍左右。  相似文献   
74.
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应对内涝的能力,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Space-L方法构建了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地铁、公交无向加权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构建了不同耦合半径的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确定了连边的权重和节点的重要度,计算了静态下地铁网络、公交网络和不同耦合半径的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介数、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等复杂网络特性指标;针对内涝导致的单一站点失效和多站点失效情况,以最大联通子图比例、网络连通率和网络效率为指标进行了故障模拟,分析了节点故障与连边故障对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最大联通子图比例、网络连通率和网络效率3项指标在攻击下的下降程度和下降速率都低于单一地铁网络和公交网络,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抗毁性能高于单一交通网络;对比节点故障与连边故障发现,节点故障下网络的脆弱性更大。  相似文献   
75.
利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3辆加装有车载诊断系统(OBD)远程监控设备的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以获取车辆实际道路基于电子控制器单元(ECU)的OBD远程油耗数据,分析碳排放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碳平衡法获取的ECU油耗换算CO2与车载排放测量系统(PEMS)直接测量的CO2排放结果存在差异,二者偏差平均为2.06%.对影响ECU碳排放计算的关键因素(ECU油耗量和ECU行驶距离)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发现ECU油耗的偏差均在3%以内,而ECU测量距离的平均偏差为2.41%.ECU油耗和行驶距离的准确度会受到车速、加速度和整个行程动态的影响.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其准确度较低.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了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指标中的林格曼黑度。目前该指标的常见测量方法分别有标准图谱法、光电测烟仪法及黑烟车电子抓拍。本文结合实例对三种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展望日后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7.
黑烟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重要组分,当前柴油车因其荷载高、行驶状况恶劣、保养不及时、流动性大、监管难、超标排放问题突出,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本文拟结合城市黑烟车整治,分析电子抓拍技术在柴油车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重型转毂试验平台对比研究国Ⅲ重型柴油车加装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DOC+CDPF)前后的气态物及颗粒物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从市区循环、公路循环到高速循环,原车的CO、THC、CO_2及颗粒质量(PM)排放因子依次减小,NO_x及颗粒数量(PN)排放因子依次增大,颗粒数量浓度随粒径呈双峰分布并且以聚集态颗粒排放为主;加装DOC+CDPF后,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均有所下降,且下降趋势从市区循环、公路循环到高速循环依次增大,从整个C-WTVC循环来看,CO排放因子下降70.36%,THC排放因子下降72.73%,CO_2排放因子下降17.00%,NO_x排放因子下降7.76%,PM、PN排放因子分别下降93.77%和98.91%,颗粒数量浓度随粒径仍呈双峰分布,但排放以核模态颗粒为主,并且聚集态峰值对应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79.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催化剂La_(0.9)Ce_(0.1)NiO_3,用于净化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颗粒、氮氧化物、CO和烃类物质,利用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从催化剂活性评价、碳烟颗粒催化转化效率和催化剂对硫的耐久性三方面考察了催化剂对柴油车尾气的四效催化活性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存在明显的钙钛矿结构,且NO最大转化率为25.03%,碳烟起燃温度为235℃C_3H_6的完全转化温度为418℃,并且对硫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0.
柴油车是机动车排放的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研究沈阳市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及其碳组分排放特征,采用检车线车载测试方法采集了15辆国三和国四排放标准的小型、中型、大型载客和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柴油车尾气样品,并对其中的碳组分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国三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 193±0. 092) g·km-1和(0. 338±0. 305) g·km-1,国四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 085±0. 038) g·km-1和(0. 100±0. 042) g·km-1,随排放标准的提升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显著下降.同一排放标准下,排放因子随车型的增大而增大. TC为柴油车的主要组分,国四柴油车中TC的质量分数(23%~48%)明显低于国三柴油车(29%~70%).各车型柴油车元素碳(EC)的质量分数均大于有机碳(OC),OC/EC为0. 70±0. 29,且国四柴油车OC/EC值低于国三柴油车.因载客汽车总行驶里程明显高于载货汽车导致油耗较高,相同排放标准载客汽车OC和EC的质量分数高于载货汽车.国三、国四柴油车质量分数最高的碳组分均为EC2,可将EC2作为柴油车的标识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