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本文分析了2014~2015年兰州市春季沙尘天气期间颗粒污染物PM10、PM2.5及气态污染物SO2、NO2、CO和O3质量浓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沙尘天气造成PM10和PM2.5浓度上升,而SO2、NO2和CO浓度表现为降低(置换型)或升高(叠加型),O3浓度受沙尘天气影响不明显.置换型的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86.9和286μg/m3,SO2、NO2和CO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7、41.0和1.02×103μg/m3.叠加型的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3.2和116.2μg/m3,SO2、NO2和CO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5、49.1和1.19×103μg/m3.置换型的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叠加型的2.8和2.4倍,叠加型的SO2、NO2和CO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置换型的1.47、1.2和1.17倍.置换型对应的气象条件为近地面东北方向大风、显著降温和高压,即强冷空气活动时,PM10和PM2.5浓度上升,而SO2、NO2和CO浓度显著减小,沙尘源地主要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影响气流多为1500~6000m高空西北气流.叠加型则为近地面东北风向弱风,气温和气压无明显波动,即弱冷空气活动时,初期PM10和PM2.5浓度上升,同时SO2、NO2和CO浓度略下降,而后PM10和PM2.5维持高值时SO2、NO2和CO浓度亦上升,沙尘源地主要为巴丹吉林沙漠,影响气流多为1500m以下低空西北气流.  相似文献   
142.
随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对市区空间的利用中广泛。空间狭窄,高层楼群、厂房和地下建筑等大量增加以及相应的城市用水量和“三废”排放,存在着互相制约、影响和作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城市城市中,合理开发利用产环境和防治污染,是整个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3.
作为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镇,兰州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关系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更关系着数百万兰州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及生存前途,加速城市发展,是社会各界的夙愿,但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是难以回避的矛盾,在两难选择中,走中间道路是唯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4.
简述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情况,提出了兰州市站在“十五”期间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5.
阐述了1990-1999年兰州市城区噪声污染状况和治理效果,分析了噪声年际变化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兰州市西固区居民三年减寿病因分析,找出了导致居民寿命损失最严重的死因,并对不同性别主要减寿年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7.
型煤工程治理兰州市区大气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封闭型”扩散模式计算兰州市SO2允许排放量,即如何处理兰州市与平原城市在地形和气象条件上的差异,制定了SO2排放标准既无碍工业发展又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按照《制定地在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及附录A物E中的有关规模和模式,通过模式计算结果与“原则”中总量控制方法所得的结果相比较,“封闭型”扩散模式SO2允许排放量基本适合兰州市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9.
兰州大气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道了兰州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状况,结果是城区比郊区污染严重。用中科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制订的7级标准评价,兰州属污染和中度污染区,其污染程度高于北京,天津等城市。  相似文献   
150.
根据中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日)报资料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得知,兰州市的空气污染极为严重,全年有近60%的时间空气质量属于中度或中度以上污染,而优质比率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