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冷凝水冷却灰渣的热能综合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除盐水箱、除氧器、锅炉,除盐水箱与除氧器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除氧器与锅炉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除盐水箱与除氧器之间的管道连通有冷渣机,冷渣机与除盐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冷渣机与除氧器通过管道连通,冷渣机与除氧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疏水箱,疏水箱与锅炉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疏水箱与锅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定排母管。该装置不但可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32.
采用二级膜分离—冷凝—变压吸附工艺回收处理含有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和苯系物的炼厂罐区外排"呼吸气"。结果表明,进气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范围41 000~182 000 mg/m~3,进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0~1 400 mg/m~3,150~1 600 mg/m~3,300~2 100 mg/m~3时,尾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始终低于80mg/m~3,去除率均高于99.9%,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9.6%、99.6%和99.8%。抗冲击负荷实验将进气量提高50%,尾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仍低于80 mg/m~3。二级膜单元可以高效浓缩轻烃,既回收获得可燃气,又解决了轻烃积累所造成的尾气超标难题。  相似文献   
33.
采用冷凝-催化燃烧法处理乙烯厂富含水蒸气的恶臭废气,冷凝过程能够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水蒸气、联苯和联苯醚,催化燃烧过程能够有效地脱除不凝气中的烃类化合物.催化燃烧反应器内装填Pr、Pd、Ce多组分蜂窝状催化剂,在床层空速为15900~40000h-4、反应器入口气温度为30~350℃的条件下,反应器入口气中总烃的体积分数为64.9×10-6~691.0×10-6时,出口总烃的体积分数可降至5.2×10-6~20.0×10-6,总烃的去除率为90%以上,处理后的气体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蒸发冷凝式气溶胶多分散性对滤料透过率试验的影响程度,分别测试了从低效到高效多种滤料在不同过滤速度、不同粒数中值粒径下的透过率。通过修正计算得到典型过滤速度下的真实透过率曲线,与试验透过率对比发现:最易穿透粒径全部位于0.1~0.3 μm;试验测得最易穿透粒径呈负偏差,与修正后的数值相对误差小,最大不超过1.5%;试验气溶胶多分散性导致的透过率误差极值出现在最易穿透粒径处,呈负偏差,低效滤料相对误差较小,极值最低为2.4%,高效滤料极值最大约为10%。因此,在最易穿透粒径范围附近,蒸发冷凝式单分散试验气溶胶测出的最易穿透粒径和透过率是真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35.
湿式烟气脱硫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投资适中、结构简单等特点。但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含有饱和的水蒸汽、可溶性盐、硫酸雾等颗粒物,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白烟,造成视觉污染,同时腐蚀周边设备和环境。本文通过对脱除白色烟羽的研究,寻求解决因饱和湿烟气中水蒸气凝结引起的烟囱腐蚀、烟囱雨及白烟等问题的方法,同时有效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及余热。  相似文献   
36.
以食用油为热介质,在不同油浴温度下,对市政脱水污泥进行间接干化试验,推导出间接干化动力学模型,并对收集的冷凝液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冷凝液为高浓度有机废水,TOC占TC的比例为73.2010%~75.5983%;VFAs的主要组分是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正戊酸,其中异丁酸所占比例最高(45.597%),其次为丙酸(24.554%);通过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估值,Z模型(n≠1)因高R~2值和低RSS值而能很好的预测间接干化过程。  相似文献   
37.
大型氨厂工艺冷凝液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刚 《化工环保》1990,10(6):348-353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氨厂在工艺冷凝液处理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近几年开发并应用于工业大生产中的两种新方法——中压蒸汽汽提法和天然气饱和法,并介绍了其工艺特点,主要设备和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
蒸发过程早期渗滤液中有机酸挥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常规和载气蒸发实验,通过定时分批截留冷凝液并测定其TOC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浓度,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早期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挥发规律.结果表明,pH=4时蒸发冷凝液中TOC呈由高而低的变化趋势,pH=7时TOC变化趋势截然相反.冷凝液中VFAs(乙酸除外)浓度变化规律与TOC相似,并且结构越复杂相对挥发速率越大.分析表明,早期渗滤液蒸发冷凝液中有机物主要由VFAs组成.是否具有载气及载气量多少对早期渗滤液有机物蒸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刘春平 《化工环保》2019,39(3):273-277
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排放量较大,多采用吸收、冷凝、膜分离及其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本文采用AspenPlus软件分别对高、中、低浓度中间罐区VOCs废气应用上述3种工艺及其工艺组合的处理效果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罐区的VOCs经过不同组合的二级处理后,尾气VOCs质量浓度约为9~50 g/m~3,后续仍需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新的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比3种工艺能耗情况,冷凝法最低,膜分离法次之,吸收法最高,约为冷凝法能耗的5~10倍。以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数据基本符合,证明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治理工艺选择与流程优化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对铅、镉两种重金属的氯化物(Pb Cl2、Cd Cl2)开展了吸附/冷凝实验研究。利用管式回转炉和控温立式炉联用装置研究了铅、镉在水泥生料上的吸附冷凝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泥窑共处置的低温段水泥生料对重金属铅、镉的吸附冷凝作用主要以冷凝为主。进入吸附冷凝炉的重金属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冷凝在管壁上,该部分Pb含量占进炉总铅的60%左右,Cd占进炉总镉的60%;第二部分吸附/冷凝在生料上,该部分Pb含量占总铅比例低于30%,Cd为20%~30%;第三部分随烟气释放到空气中,该部分Pb比例低于20%,Cd占10%左右。水泥生料对Pb、Cd的吸附冷凝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泥生料对Pb、Cd的吸附冷凝特性可用双常数速率方程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得到Pb的活化能为5.013 k J/mol,Cd的活化能为5.07 k 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