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91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782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孔雀石绿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雀石绿应用广泛,但难以降解且对许多生物都具有致癌致畸性.从浙江温州皮革厂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孔雀石绿高效脱色菌株DH-9,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Enterabacter sp.属.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3.0~9.0时,培养24 h以后,该菌株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均在90%以上;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40℃;多数所测试碳源对脱色没有显著影响,而多数所测试氮源则对脱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测金属离子中,仅Cu2+和Fe3+对脱色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此外,当接种量达到3%(V∶V,菌体干重约0.23 g·L-1)以后,12 h的脱色率即可达到90%以上.响应面设计实验结果显示,菌株DH-9对孔雀石绿脱色的最优操作条件为:pH 6.0、1.0 g·L-1的半乳糖、1.0 g·L-1的酵母粉、3.0 mmol·L-1的氯化钙以及培养温度为34.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菌株在8 h内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可达99.4%.总体而言,菌株DH-9在孔雀石绿脱色中的实际应用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92.
以含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内循环泡沫浮选分离技术.探讨作为捕集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处理后泡沫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好分离效果,其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效果最佳。回收泡沫液中加入Na_2CO_3、NaOH或Na_2SO_4,其中加入Na_2CO_3、NaOH,SDS回收率较高,且回收后的SDS能够循环使用于浮选分离过程中,浮选效果与新配置SDS相当,脱除率达到96.81%。  相似文献   
93.
旋流分离器油水分离效率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讨了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油水效率的影响。旋流器为单锥双入口,其主直径为50 mm,锥角为5.5°。模拟过程中,采用商业用软件‘Fluent 6.3’中的雷诺应力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来模拟不同条件下油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油水旋流分离器,最佳的分流比是10%,最佳的油滴浓度是0.5%(V/V)。在最佳的分流比和油滴浓度下,当进口流速为10.46 m/s时,油水旋流分离器可将15μm的油滴去除80%以上,油滴的分离界限粒径d50(50%的分离效率)为9.2μm。在模拟的基础上,用统计软件STATISTICA6.0对分离效率与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式预测的分离效率与实测值相吻合,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94.
不同季节的沼液中细菌分离培养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PY琼脂分别对不同季节的好氧、厌氧沼液中的细菌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计数和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夏季厌氧沼液中厌氧菌及兼性细菌数量均极显著高于春季;夏季好氧沼液中好氧菌数量显著高于春季。(2)冬季厌氧沼液的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的细菌数量,均极显著低于秋季;冬季好氧沼液中的需氧培养出的细菌数,显著低于秋季。(3)夏、秋季的厌氧招液,厌氧培养出的细菌数极显著高于好氧沼液厌氧培养出的细菌;冬季厌氧沼液厌氧培养出的细菌数,显著高于好氧沼液厌氧培养出的细菌。(4)沼液中的细菌种类繁多,表型特征复杂。(5)沼液中的杆菌最多,其夏季各种形状菌都较其它季节多。(6)四季沼液中,革兰氏阴性菌均占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均占少数。  相似文献   
95.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混凝剂,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并利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通过小试实验探讨了2种混凝剂对生化出水中各类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疏水性物质,以DOC表征时占总DOC的75%,其中疏水酸约占41%,疏水性物质也是引起色度的主要物质,所占比例以ADMI7.6表征时为89%,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52%,并且非酸疏水物质中不饱和双键或芳香环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在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各自最佳的混凝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去除由疏水性物质(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但三氯化铁对弱疏水性物质以及亲水物质的去除率高于硫酸铝,这使得三氯化铁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硫酸铝。并且三氯化铁和硫酸铝混凝工艺均能明显降低生化出水的毒性。  相似文献   
96.
目前,渗滤液中污染物的粒度分布及其在渗滤液污染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系列微滤膜(1.2μm及0.45μm)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各处理单元的渗滤液进行梯度分离,发现悬浮物对COD、浊度的影响较大;COD主要在胶体态和可溶解态间分配,不同渗滤液中的分配情况不同;磷主要与胶体、悬浮物以各种形式结合而存在;细胶粒和溶解态等小分子对TN的贡献大;不同粒度物质对pH的影响不明显;总残渣在可溶态组分中所占比例较大。膜微滤处理渗滤液可以有效的去除一部分物质,使COD、TP、TN、浊度、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逐渐升高,但对总N、残渣的去除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97.
分别采用琼脂平板、琼脂糖平板、水洗洋菜平板和硅胶平板分离培养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琼脂平板和水洗洋菜平板有杂菌生长;硅胶平板制作过程繁琐,培养后期出现失水性干裂;琼脂糖平板没有杂菌生长。通过对分离菌株的表观形态观察和NorB基因检测鉴定分离菌株,证明琼脂糖分离出了目的菌株,适合生长周期长的自养硝化细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98.
基于获得高效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目的,通过LB培养基的培养以及刚果红培养基的筛选,从牛粪堆肥中筛选获得2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细菌。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筛选得到的菌种具有很高的滤纸降解能力,可在6d内使滤纸剧烈崩溃,振摇成均匀糊状;其中,地衣芽胞杆菌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峰值在发酵第4天达到峰值(237U/g)。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无机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综述了纳米氧化物、纳米含氧酸盐和碳纳米管等无机纳米材料在放射性核素吸附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对纳米材料进行负载、修饰或功能化研究,制备高性能的复合纳米材料,提高其稳定性和选择性;寻求更经济可行的制备方法,降低纳米材料的生产成本,逐步实现产业化;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机理;在辐射效应对纳米吸附剂的结构稳定性影响方面开展研究,并与现有方法作比较,评价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一种铝塑分离系统专利申请号:CN201010164757.6公开号:CN101837616A申请日:2010.05.06公开日:2010.09.22申请人: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塑分离系统,用于分离铝塑复合膜废料。包括贮液罐、药液配制罐、反应罐、上料机、旋流器、分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