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4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浙江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1996年浙江省大气污染监测结果,应用有关环境经济学的价值计算方法,对浙江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1996年浙江省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约为34.85亿元。  相似文献   
262.
5种取代酚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验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3,5-二羟基甲苯、2,3-二甲基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淡水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5种取代酚的剂量-效应关系都可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69、3.08、3.43、2.81和3.66,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对氯苯酚>2,3-二甲基苯酚>邻氯苯酚>3,5-二羟基甲苯.分别设计浓度等于各自之EC50和EC10的2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以及3个不同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所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各个混合物的剂量加和(DA)模型与独立作用(IA)模型具有相似的作用规律,其联合毒性既可用DA模型也可用IA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63.
多组分苯胺类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抑制毒性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96微孔板为实验反应载体,微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测定了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与剂量加和(DA)及独立作用(IA)原理研究了混合物的毒性规律.1)分别测定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数据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DRC)均可用Logit与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11、2.35、2.49、3.60和3.88(EC50单位:mol·L-1),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根据组分EC50、EC10和EC1设计3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混合物毒性实验,并对混合物剂量-效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混合物DRC.结果表明,混合物DRC可用Box-Cox-Logit与Box-Cox-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3)根据单一化合物DRC模型,分别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模型对混合物DRC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无论考察混合浓度比例还是效应水平,剂量加和模型都能准确预测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而独立作用模型倾向于高估混合物毒性.  相似文献   
264.
不同臭氧熏气方式对油菜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准确评价臭氧(O3)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油菜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实验包括3种O3水平,一种为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CF),两种高浓度O3处理: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恒定浓度为100nL·L-1的O(3CF100);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特征,其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O3(CF100D).结果表明,CF100和CF100D均能使油菜叶片膜透性和H2O2自由基含量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rate,Pn)降低,最终导致油菜生物量和产量降低.与CF相比,CF100和CF100D熏气下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降低3.7%和18.6%.同时,实验还表明,CF100D对油菜的影响大于相同剂量的CF100.以上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O(3CF100和CF100D)能够破坏细胞膜系统,减少光合色素数量,降低光合速率,从而降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2)相同平均浓度和剂量的高浓度O3对油菜的影响因熏气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目前采用的O3平均浓度和O3剂量指标不能准确评价O3浓度升高对油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5.
以辽宁某地硼矿开采和加工厂的硼作业工人以及远离硼矿的背景地区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班后尿液硼浓度与日硼暴露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班后尿硼浓度与日硼暴露剂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考虑了不同人群类别的影响之后,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达到85.9%,由此确立了用班后尿硼浓度预测日硼暴露剂量的预测方程.用此预测方程对本研究2004年的受试者日硼暴露剂量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均相对偏差为13.4%,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用班后尿硼浓度预测日硼暴露剂量是可行的.对2004年所有受试者的日硼暴露剂量预测结果分析表明,硼职业暴露组、社区对照组和背景对照组的日硼暴露剂量平均值分别为36.1、4.13和1.31mg/d.  相似文献   
266.
2种海水轮虫对UV-B辐射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壶状臂尾轮虫(B.urceolaris)对UV-B辐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UV-B辐射对轮虫有较大的伤害作用,且当辐射强度达一定阈值会对其产生急性致死作用。UV-B辐射对褶皱臂尾轮虫24、48和96 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4.393、2.694和1.720 kJ/m2,对壶状臂尾轮虫24、48和96 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856、4.516和1.730 kJ/m2;而UV-B辐射对2种轮虫的急性致死强度阈值均为(50±10)μW/cm2。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验所用的UV-B辐射强度剂量范围内,褶皱臂尾轮虫在UV-B辐射处理后的24和48 h对UV-B辐射的敏感性要大于壶状臂尾轮虫,而在处理后的96 h,2种轮虫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则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67.
赤泥及赤泥水泥的放射性水平与其致公众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山 《环境科学》1992,13(5):90-93
本文报道了铝企业中的工业废渣——赤泥及赤泥水泥的天然放射性水平。赤泥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为25.9×10~(-8)Gy·h~(-1),赤泥中的~(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477、705和153Bq·kg~(-1).赤泥水泥中的~(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202、211和140Bq·kg~(-1);赤泥水泥建造住宅致公众室内剂量当量在2.65~3.49mSv·a~(-1)之间,在混合建材中致公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25mSv·a~(-1)。  相似文献   
268.
紫外光消毒法是一种重要的污水深度处理方法,消毒器内部辐射强度的分布情况、微生物的停留时间及其运动轨迹对灭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次在国内系统介绍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对紫外光消毒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指出辐射强度的计算和停留时间的确定是其中的关键。以特定结构的紫外光消毒器为对象,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挡板位置不同所引起的消毒器内部速度场的变化情况;应用离散坐标辐射模型(DO)对紫外光辐射强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同时加入离散粒子模型(DPM)来模拟消毒器内微生物的停留时长和运动轨迹,为最终计算微生物所受紫外光辐射剂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9.
室外探伤是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为贯彻国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规定,南京市从1987年开始对探伤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2004-2006年,南京市对全市46家X线探伤单位和13家γ探伤单位的287名探伤人员个人剂量进行了监测结果的分析,监测情况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70.
为了解四川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评价其水源地辐射水平的安全性,于2016—2020年对全省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进行布点、采样,分析水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利用健康风险模型对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0.094、0.011~0.190 Bq/L,不同年度、不同水源地、不同水源地类型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各年龄段居民的总致癌风险均低于WHO和ICRP发布的最严格控制限值。该次调查显示,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饮用水源地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处于安全水平,各年龄组的健康风险都是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