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486篇
基础理论   217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建立了生物介质内22种多溴联苯(PBBs)和27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净化和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凝胶渗透色谱(GPC)洗脱液中49种化合物含量,得出不同化合物凝胶色谱洗脱曲线。样品经过凝胶渗透色谱-混合硅胶柱净化后,再使用GC-(NCI)/MS对样品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PBBs和PBDEs检出限分别为0.02~0.88 pg/g和0.01~74.00 pg/g。对实验过程进行验证发现,样品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为8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准确度和精密度,拥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满足生物介质中溴代阻燃剂的检测分析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972.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介质中,汞(Ⅱ)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显色反应,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共存离子并富集汞(Ⅱ),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6.0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汞(Ⅱ)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0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为3.3×10^5L/(mol·cm)。在显色液中汞(Ⅱ)质量浓度在8.00μg/L~6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3mg/L,水、牛奶、化妆品测定的RSD为1.4%~6.1%,加标回收率为96.8%~105%。  相似文献   
973.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家"大气十条")明确了到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的阶段性目标。在借鉴国外有关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实施"大气十条",需要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围绕空气质量达标管理这条主线,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以及评估、考核等一系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74.
试验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水自制微乳溶液体系中,锌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的方法。在pH值为3.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锌与试剂形成淡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2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F为1.87×10^5L/(mol·cm)。在显色液中锌的质量浓度在0.003mg/L-0.35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1mg/L,水样中锌测定的RSD为1.3%-2.9%,加标回收率为95.7%-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