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1993~2010年卫星高度计数据分析热带印度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西南热带印度洋和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海平面变化显著,标准差可达8 cm。经验正交分解第1模态呈偶极子分布,与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和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事件密切相关;第2模态呈"三明治"结构。IOD、ENSO事件共同发生期间海平面年际变化较IOD事件期间更为显著,IOD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较ENSO事件期间强且范围广,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则主要位于南热带印度洋。大气风场通过Ekman效应和斜压Rossby波影响海平面年际变化,且区域特征显著。洋盆尺度上,斜压Rossby的作用明显大于局地Ekman效应,前者能解释30%的海平面年际变化;仅在阿拉伯海和南热带印度洋中部,风场强迫的局地Ekman效应对海平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IOD和ENSO事件期间的风场与海平面年际变化有重要联系,使得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偏南偏弱。  相似文献   
82.
目的针对目前根据天气预报进行防台避台的决策缺乏定量模型,定性根据天气预报结果进行防、避台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浪费的现象,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天气预报进行防、避台风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对防避费用和损失费用进行比较评估。结果给出了舰船防避热带气旋费效比优化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论防避热带气旋应该考虑天气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BOD传感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结合三亚热带近海养殖特点,提出了海洋酵母菌株构建的高灵敏度生物电极应用于BDO传感器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4.
耐酚热带假丝酵母优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进行了耐酚热带假丝酵母优化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苯酚作为菌体唯一碳源的情况下,酵母膏等蛋白质含量高的氮源对菌体生长较为有利.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热带假丝酵母除酚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1.0 g/L苯酚,0.5 g/L酵母膏,2.5 g/L KH2PO4,0.4 g/L MgSO4·7H2O.一定浓度内,Fe2+、Ca2+对菌体生长有促进效果.除酚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的起始pH 5.0,培养温度28℃ ,接种量10%,摇床转速为150 r/min,25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80 mL,发酵周期为4 d.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论述了我国功能食品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着重阐述了海南省具有开发功能食品的热带资源,市场和资金优势,并根据海南省的特点和当前我国功能食品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提出了海南省开发功能食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6.
87.
<正> 1980年,热带林每年开垦用作其它用途的面积(主要用于农业)相当于宾夕法尼亚州或路易斯安那州的面积(11.3×10~6 ha).去年毁林面积几乎增加2倍,相当于佛罗里达州与缅因州而积之和.毁林除了对当地居民所需要的粮食、保护地及其它资源产生损失外,还对当地环境产生许多影响(如土壤侵蚀、雨量减少、降低土壤持水性、增加洪水发生频率和强度,水坝淤泥堵塞,温度升高).这些影响尤其困扰着直接依靠土地生存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毁林也带来了全球性影响,如物种遭到灭绝;土地承载力下降:对水循环、热量平  相似文献   
88.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风险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选取1949-2000年西北太平洋每6小时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的风速资料,统计了2×2经纬度网格的热带气旋中心位置次数,并构造了风速强度指数分析其大风强度.同时,选取风速为指标,计算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风险,给出了10年一遇、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大风分布图.结果表明:(1)热带气旋中心点位置基本集中在以中国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以及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这3个地区,与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路径频率图较为一致;(2)风速强度指数和热带气旋中心位置次数的分布相差不大,但风速强度指数最高值范围明显比热带气旋中心位置次数高值区分布范围广;(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呈指数函数分布,主要分布在小于50m/s的范围内,小75m/s的大风占到99.41%,75m/s以上的大风比较罕见;(4)10年一遇和20一遇热带气旋大风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群岛附近、南海南部及台湾岛以东的地区,相对集中,而50年一遇风速分布图中,具有多个高值中心.  相似文献   
89.
南半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南半球地面气温序列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序列的基础上,讨论了南半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南半球气候变暖,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频数减少,强度减弱;同时,随着南半球气候变暖,西北太平洋上强台风的频数将减少,最大中心风速将减弱。一种可能的机制是由于从南半球侵入西北太平洋的冷空气随着南半球气候的变暖而减弱。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