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于2018年10月9日~11月1日采集西太平洋表层海水,通过营养盐添加船基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及其释放挥发性卤代烃(VHCs)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氮磷营养盐的添加对叶绿素a(Chl-a)的含量和三氯乙烯(C2HCl3),四氯乙烯(C2Cl4),一氯二溴甲烷(CHBr2Cl),三溴甲烷(CHBr3)的释放量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但促进程度与添加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比值密切相关.高浓度氮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及C2HCl3和C2Cl4的释放.N/P比符合Redfield比值更有利于CHBr2Cl和CHBr3的释放.相比NO3--N,NH4+-N的添加更有利于4种VHCs释放.  相似文献   
22.
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水中卤代烃的测定方法,大致有3种:液上空间法、气体吹脱法和溶剂萃取法。这些方法各有长短。溶剂萃取法简单,富集效果较好,但对溶剂纯度要求颇高;气体吹脱法的实验装置颇为复杂,难以推广。根据实际情况与要求,  相似文献   
23.
昆明市饮用水中卤代烃现状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昆明市饮用水经加氯消毒前后卤代烃污染物进行了两的的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饮用水中的主要卤代烃污染物是氯仿和四氯化碳两种,其浓度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采用传统的煮混法即可去除80%以上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气相色谱-付立叶变换红光谱对2-吡啶酮与11种卤代烃加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由GC/MS确证。结果表明,吡啶酮与卤代烃发生加合反应,在吡啶酮的环上氮位及环外氧位,生成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加合物-氮位与氧位加物,所有氧位加合物在气相色谱中的保留时间比较氮加合物短。  相似文献   
25.
北京地区大气中卤代烃含量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大气中多种卤代烃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方法.选择的色谱分离柱有气液色谱柱25%DC-200 Chromosorb WAW DCMS(60—80目)和气固色谱柱carbopack CHT(80—100目).在等温条件下,以直接采样和直接进样方式分别测定了大气中多种卤代烃成份,并且比较了两根色谱柱的分析结果间的差异.在北京地区初步测定了主要的卤代烃如CFC-11,CFC-12,CHCl_3,CH_3CCl_3,CCl_4,CHCl=CCl_2和CCl_2=CCl_2的含量,其各自相应的浓度分别是127±24,275±12,49±32,80±27,60±18,8±2和30±17ppt(V/V).  相似文献   
26.
通过连续过滤方法和实验室氯化,臭氧化实验研究了哈尔滨地区土壤提取液中天然有机物的卤代活性以及不同的形态天然有机物的差异,比较了氯化和臭氧化条件下的卤代烃生成量及处理后的7日卤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分钟的氯化实验中,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化合物和非腐殖酸类亲水有机物的单位有机碳卤代烃生成量分别为1.46,0.35和4.03μg/mg(C),而7日卤代潜力则分别为6.6,57.2和40.6μg/mg(C),可见其差别不仅表现在热力学文献,而且反应在反应速率方面,在本实验条件下,臭氧化能够降低大约水样的一半卤代潜力。  相似文献   
27.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卤代烃形成的各种条件及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加氯量多时卤代烃形成多、水温高时卤代烃生成快、加凝聚剂后因pH值下降能控制卤代烃形成、加氨氮后生成氯胺可进一步降低饮用水中的卤代烃。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城镇-常州市武进区地表水和5类排放源(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分散式工业废水和水产养殖废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水平,通过密集采样点设置的全年采样,揭示了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探讨了排放源对地表水的影响,初步识别了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地表水中目标卤代烃的含量在卤代烃季节变化规律,发现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和分散式工业废水与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密切相关,可能是研究区域内挥发性卤代烃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9.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和臭氧破坏者。于2017年5月对东海海水及大气中CFC-11(CC13F)、CFC-12(CC12F2)、CFC-113(CC12FCC1F2)和CH3I的浓度进行了同步测定,讨论了4种VHCs浓度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估算了CFC-11、CFC-12和CH3I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FC-11、CFC-12、CFC-113和CH3I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1±5.1)、(3.9±1.6)、(10.4±2.3)和(6.3±2.7)pmol/L。VHCs浓度高值出现在东海东北部和闽浙沿岸海域,显著受水团、生物活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海水中CH3I浓度与Chl 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403,p < 0.01),说明CH3I浓度分布可能主要受浮游植物生产释放的影响。大气中CFC-11、CFC-12、CFC-113和CH3I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9.8±1.0)、(21.1±2.4)、(3.0±0.9)和(0.2±0.2)pmol/L。结合气象参数(风速和风向)和后向轨迹模拟计算分析可得,陆源污染气团的输送、外海气团的扩散和海-气交换是影响大气中VHCs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气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春季东海是大气中CFC-11和CFC-12的汇,是CH3I的源。  相似文献   
30.
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16年7月4—16日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6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CFC-11、CFC-12、CH2Cl2、CCl_4、C_2Cl_4、CHBr3)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大气中的CCl_4、CFC-11、CFC-12和C_2Cl_4浓度.结果表明,受陆源输入、水团及生物作用因素的影响,海水中6种VHCs的浓度分布总体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等条件影响,不同的VHCs垂直分布有所差别,但浓度的高值区出现在0~20 m水体中.相关性分析表明,CHBr3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CCl_4、C_2Cl_4与CFC-11显著正相关,推测三者拥有相似的来源.另外,分析结果显示,CHBr3与pH之间没有相关性.大气中除CFC-11外,CCl_4、CFC-12和C_2Cl_4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全球平均值.大气中4种VHCs浓度分布表现出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近岸的陆源污染及大气的扩散输送是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上方大气VHCs的重要来源.采用双膜模型估算了卤代烃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大气中CCl_4、C_2Cl_4、CHBr3、CH2Cl2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