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前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样品的保存时间、解吸条件以及解吸液的保存时间,优化了分析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2.
高藻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及卤代烃生成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O3、ClO2、Cl2 3 种氧化剂对高藻期原水中藻类、细菌、有机物的预处理效果,分析了不同氧化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原因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O3杀藻灭菌作用明显强于 ClO2和 Cl2,对 UV254 表征的具有共轭结构或含有芳环结构的不饱和有机物去除率较高.试验水中三氯甲烷(CHCl3)前体物含量高达 80μg/L .与Cl2相比,O3、 ClO2预氧化处理能显著地控制 CHCl3生成,并有效地降低 CHCl2、CCl3 前体物含量,二者对 CHCl3 生成量的影响不同.3 种预氧化方法均不会使水中 CCl4 含量增加.CHCl3 是原水预氧化后生成卤代烃的主要成分.3 种预氧化处理工艺适宜的浓度与反应时间分别为 O31.5mg/L、15min, ClO24.0mg/L、30min,.  相似文献   
33.
探究了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和氧四环素(OTC)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作用及挥发性卤代烃(VHCs)释放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10mg/L SMZ和OTC在暴露中后期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对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最大抑制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74%,91.25%,83.46%和87.16%,87.04%,87.43%.抗生素暴露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2种抗生素高浓度暴露对微藻生长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中SMZ毒性抑制作用高于OTC.抗生素暴露诱导藻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量增加.另外,抗生素的添加对VHCs的释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卤过氧化物酶(HPO)催化H2O2进行卤化反应产生抗氧化应激的VHCs,避免过量ROS对藻细胞造成损伤.由此说明,微藻3种VHCs的释放对抗生素的响应受到微藻的生物量及HPO酶催化机制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便携式GC-MS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方法,26种卤代烃内标定量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85,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2.33%~18.1%;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101%~134%;方法检出限为0.002 ppm~0.016 ppm.在实际现场监测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卤代烃时,使用便携式GC-MS的速查(Survey)功能初步判断样品浓度,确定稀释倍数,并验证了气袋和玻璃注射器采样对挥发性卤代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5.
何真  陆小兰  杨桂朋 《环境科学》2013,34(3):849-856
挥发性卤代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2月23日~2010年1月5日对中国东海表层海水和PN断面不同深度海水中4种挥发性卤代烃(VHCs)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HCl3、C2HCl3、C2Cl4和CHBr3浓度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23.04 pmol·L-1(6.04~107.81 pmol·L-1)、18.18 pmol·L-1(10.67~32.35 pmol·L-1)、3.72 pmol·L-1(0.39~9.77 pmol·L-1)和24.33 pmol·L-1(13.44~33.01 pmol·L-1).4种VHCs浓度水平分布总体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PN断面4种VHCs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上混合层(50 m以浅).4种VHCs浓度的分布总体上受到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及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2HCl3与C2Cl4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推测二者存在相似的来源;CHBr3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推测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海-气通量估算表明,冬季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HCl3、C2HCl3和CHBr3的源.  相似文献   
36.
陈宏  陈平 《干旱环境监测》1995,9(4):224-225
使用经过仔细调整的MAT-281UF6质谱计进行六氟化铀中烃、含氯烃和部分取代卤代烃的分析,给出了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等效于美国ASTMC761-83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37.
38.
采油废水生物法处理出水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颗粒活性炭(GAC)对经胜利油田乐安联合处理站"隔油-混凝-过滤"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后的采油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GAC对生物处理出水COD(70~80mg/L)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度35℃,时间为2h时,GAC静态吸附生物处理出水(pH8.0~9.0),内COD的去除率可达50%。动态吸附操作的过水流速为1~5m/h、接触时间19.2~96min时,吸附处理出水COD低于60mg/L,可以达到标排放要求。当体积速度小于2.0m3/(m·3h)时,过水流速变化对实际处理水量和单位炭吸附COD量影响不大,可作为吸附塔工程设计的参数。GC/MS分析结果表明,GAC对生物处理出水中的卤代烃、杂环化合物及羧酸衍生物去除效果较好,卤代烃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中的主要有机成份为大分子有机酸。由有机概念图判断,被吸附的主要物质为憎水的非极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39.
总结了常见的闪点测试方法,介绍了卤代烃燃烧自由基理论及闪点预测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卤代烃在闭口杯闪点测试中对常见可燃液体闪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筛查气态制冷剂产品中的10种热点管控类卤代烃的分析方法。采用气密性微量注射器对气态制冷剂样品进行取样,刺透瓶盖隔垫加入到顶空瓶中,自动进样;以GS-GasPro(多孔层开管,60 m×0.32 mm)为色谱柱,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模式采集。测试结果显示:目标物的体积分数在0.50%~100.00%范围内,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3.143倍标准偏差)为0.01%~0.05%。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为79.5%~102%,测定值RSD为0.5%~3.1%。该方法可为快速、准确、批量筛查气态制冷剂产品中的多种热点管控类卤代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