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1610篇
基础理论   1030篇
污染及防治   209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盐度对细菌菌株降解苯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处理苯酚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到四株苯酚降解优势细菌菌株JHCFS1,JHCFS2,JHCFS3与JHCFS4,通过四株细菌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苯酚降解率表明,随着盐浓度的逐渐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当NaCl,KCl浓度为4%时,四株细菌降解苯酚均受到显著抑制。苯酚浓度为1000mg/L,NaCl浓度为3%时,JHCFS2的降解率最高为83%,JHCFS4的降解率最低为47.20%;KCl浓度为3%时,JHCFS2的降解率最高为99%,JHCFS4的降解率最低为48%,表明四株菌在盐浓度(NaCl,KCl)低于3%的条件下可正常降解苯酚。通过对四株菌的16S rR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在NCBI进行BLAST获得同源性序列,利用Clustalx1.8软件和MEGA4.0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JHCFS1,JHCFS2,JHCFS3与JHCFS4(GenBank收录号:FJ455076,FJ455077,FJ458437与FJ458438)分别归为Bacillus simplex,Bacillus cereus,Bacillus pumilus与Bacillus cibi,为降解苯酚提供了微生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992.
高为  邹文静 《环境科技》2010,23(4):58-59
采用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进行羊角月牙藻、四尾栅藻、斜生栅列藻生长受3种钢铁行业排放污泥浸出液影响的毒性实验,并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3种污泥浸出液对3种藻的毒性影响各不相同。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浸出液有致毒效应,抑制藻类生长;在碱性条件下,浸出液则主要促进藻类生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93.
多环芳烃对卤虫无节幼体的光诱导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卤虫Ⅱ~Ⅲ龄无节幼体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内研究4种多环芳烃的光诱导毒性,比较了在有紫外(UV)和无UV照射条件下多环芳烃对卤虫幼体的存活和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UV辐射(UVA:476 μw·cm-2;UVB:6.5 μW·cm-2)明显提高了菲、蒽、荧蒽和芘对卤虫幼体的毒性,其24 h LC50值分别是无UV照射条件下LC50值的1/139、1/182、1/102和1/88.UV照射诱导了荧蒽对卤虫幼体的氧化损伤,过氧化物酶(POD)对荧蒽的光诱导毒性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敏感;卤虫幼体的丙二醛(MDA)和Na ·K -ATPase是衡量荧蒽光诱导毒性的较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994.
试验分析了重庆市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原飞灰的浸出毒性,考察了水泥对原飞灰和酸洗预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的固化效果. 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均超过《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而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必须对之进行稳定化处理;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的抗压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毒性均较相同配比、相同养护时间的原飞灰固化试块有明显降低;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抗压强度随掺入飞灰比例的降低和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加大,在养护28 d时其抗压强度最高,达4.25 MPa;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在养护28 d时,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比原飞灰所制固化试块降低了10.6%-59.0%和7.4%-73.7%.  相似文献   
995.
综述了室内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存在状况,及其对人的危害。介绍了主要的几种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分析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高度关注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2001年11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完成了“关于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毒性的研究报告”。2005年4月,首批《纳米材料技术标准》正式实施,成为促进纳米技术进一步安全发展的关键。2006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正式建立“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开展纳米材料的生物负效应以及纳米生物负效应的反向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石油烃污染对海胆胚胎及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石油烃污染对海胆的毒性, 采用海胆胚胎发育技术, 观察0号柴油、船用轻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胚胎及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三种油品分散液使得胚胎发育至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囊胚期的时间延后,这种延后的现象随着发育进程和油品分散液浓度升高而愈发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的海胆浮游幼虫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二腕幼虫及四腕幼虫的体长均变短.三种油品对于海胆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毒性顺序为:0号柴油>船用轻质柴油>船用重质燃料油.  相似文献   
998.
Cu~(2+)、Zn~(2+)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基础海水中添加Cu2 、Zn2 ,研究其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包括了Cu2 、Zn2 对黑褐新糠虾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安全浓度(SC)和在生长、成活、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体中Cu2 对黑褐新糠虾24、48、72和96 h LC50和SC分别是2843、2363、1432、449 μg/L和4.49 μg/L.Zn2 对黑褐新糠虾24、48、72和96 h LC50和SC分别是10588、2331、1459、664 μg/L和6.64 μg/L.Cu2 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大,黑褐新糠虾对Cu2 比对Zn2 更为敏感.(2)当5 μg/L≤Cu2 ≤80 μg/L、10 μg/L≤Zn2 ≤160 μg/L时,黑褐新糠虾在处于各浓度的Cu2 、Zn2 试液中经过60d的饲养,均显示一定程度的毒性作用,其成活率、体长和体长增长率随Cu2 、Zn2 浓度的不断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9.
在LAS和AE单一毒物对彭泽鲫的毒性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Cu-LAS、Zn-LAS、Cu-AE、Zn-AE四种组合的复合污染对彭泽鲫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LAS的毒性大于AE的毒性;Cu、Zn均能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作用,促进作用为Cu〉Zn;Cu对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浓度的升高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增强;但Zn对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影响的规律性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00.
水质毒性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需要在水环境污染物监测方面有一种快速、灵敏、低廉的监测方法,以确保水资源的环境安全。本文选取国内比较常用的五种方法——发光细菌毒性实验法、斑马鱼毒性实验法、大型蚤类毒性实验法、藻类急性毒性实验法、蚕豆根尖微核法,以重铬酸钾(K2Cr2O7)配制成待测溶液测定水质毒性,通过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分析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为加速国内水质检测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