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8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安全科学   461篇
废物处理   433篇
环保管理   239篇
综合类   4362篇
基础理论   811篇
污染及防治   1369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稀土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玉保  宁平  邓春玲 《化工环保》2004,24(Z1):352-354
采用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镧制成的复合吸附剂深度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研制的稀土吸附剂适于处理弱酸性生活污水.在模拟生活污水含氨氮质量浓度20 mg/L,pH3~7,吸附剂投加量3 g/L, 吸附2 h条件下, 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7%,出水pH在6.0~ 8.5之间,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46 mg/g.  相似文献   
932.
粉煤灰作为一种可再资源化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日益引起关注.粉煤灰处理废水的机理主要是吸附作用,影响粉煤灰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粉煤灰粒度、pH值、吸附质性质、灰水比,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城市废水、印染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氟、磷、有机质废水、造纸废水等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33.
Pb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Fe oxide, Mn oxide and organic materials in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biofilms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collected in three lakes, two ponds and a river in Jilin Province, China and Cayuga Lake in US were studied. A novel 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remove one or more component(s) from the surface coatings. Pb adsorption to surface coatings before and after extraction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dsorptive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ted componen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bserved Pb adsorp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fitting (NLSF) to estimate the P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each component of surface coatings. For each body of water, the estimated P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n oxide( mol Pb/mol M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 oxide( mol Pb/ mol Fe). The value of estimated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organic materials with the unit mol Pb per kg COD was similar to or less than that of Fe oxides with the unit mol Pb per mol Fe. Comparison of components of surface coatings in different waters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d Pb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omponents in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natural waters were different,especially for Mn oxides.  相似文献   
934.
好氧颗粒污泥对酸性红B的生物吸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灭活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酸性红B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比Freudlich吸附等温线更符合试验数据,20 ℃时Langmuir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23.4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灭活AGS内部扩散过程用Webber-Morris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扩散过程是限速步骤,但边界层扩散和动力学阻力亦不能忽略.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且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5.
用一定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对天然沸石改性,制备了CTMAB改性沸石和SDS/CTMAB改性沸石两种有机改性沸石.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在天然沸石、CTMAB改性沸石、SDS/CTMAB改性沸石上的等温吸附情况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为表面吸附;两种有机沸石的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主要为分配作用所致,分配作用的大小与有机碳含量、改性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36.
不同培养条件下烟曲霉菌丝球对富里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丝球吸附水中的富里酸,研究了不同菌丝球培养条件(培养时间、保存时间、培养基成分和葡萄糖浓度)对烟曲霉菌丝球吸附富里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曲霉菌丝球对富里酸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菌丝球培养时间及菌体老化程度对菌丝球吸附富里酸有很大影响;葡萄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不利于菌丝球对富里酸的吸附,适宜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蔗糖可以作为烟曲霉菌丝球的优质培养碳源.研究表明,用10 g/L的葡萄糖培养3 d后,新鲜烟曲霉菌丝球对富里酸的吸附性能较好,吸附质量比为5.79 mg/g.  相似文献   
937.
为了探究磷石膏淋滤液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赋存状态,文章以贵州某磷石膏堆场为研究区,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与土壤吸附实验,分析磷石膏淋滤液磷在红黏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并探讨了红黏土对磷的吸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磷石膏厚度与红黏土厚度,对磷石膏淋滤液磷的迁移有显著影响,其中磷石膏厚度越大,淋滤液中磷浓度越大,而红黏土土层厚度越大,淋滤液中磷浓度越低;磷石膏淋滤液磷在红黏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其各形态之间不断发生转变,并有一部分会被红黏土所吸附,从而使磷浓度随之降低,主要存在形态为可溶磷与无机磷,占比分别为80%~94%和80%~95%,有机磷与颗粒态磷含量较小,占比分别为5%~20%和5%~16%;红黏土对磷石膏淋滤液中磷的最大吸附量为0.23 mg/g,且红黏土对磷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86 7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64 14。  相似文献   
938.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HDTMA)和稀土溶液氯化镧(LaCl3)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对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同步去除效果.结果表明,HDTMA和LaCl3可有效负载于人造沸石表面,且在pH为7的条件下,改性沸石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由改性前的75%和1%提高到95.67%和91.96%.影响因素的实验表明,改性沸石对不同浓度废水的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氮、磷的去除率随改性沸石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改性沸石对总磷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吸附等温线说明改性沸石对水中氨氮的吸附属于离子交换,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包含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两种过程.此外,通过再生性能、负载强度和离子竞争的试验证明改性沸石能应用于实际生化尾水的氮、磷去除.  相似文献   
939.
pH值和离子对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吸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OECD Guideline 106批平衡实验,研究了pH值、Ca2+浓度和离子类型对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系数(Kd)随着pH值的增大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pH 4.0和pH 6.0时吸附系数较大.红外光谱表明,pH 3.0有利于诺氟沙星和胡敏酸形成氢键; pH6.0和7.0时胡敏酸的羧基可能与诺氟沙星的氨基形成了肽键.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量和Kd值随着溶液中Ca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阳离子吸附和竞争吸附.不同类型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加入都能导致诺氟沙星在胡敏酸的吸附特性存在差异.阳离子的影响趋势主要为价态的影响,即价态越高,在胡敏酸表面吸附位点的吸附能力就越强,对诺氟沙星吸附阻碍作用越显著,表现在诺氟沙星的最大吸附量(Qm)为:M+ (Na+、K+、NH4+) >M2+ (Mg2+、Ca2+、Zn2+);其次受阳离子的离子半径和水解作用的影响.而只有能水解的阴离子才能对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40.
^35S标记法研究土壤中SO^2—4的吸附—解吸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35S同位素标记法和两种常规化学分析、一种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SO^2-4的优劣。用本法和BaCrO4分光光度法研究土壤对SO^2-4的吸附-解吸特征,表明两者测定结果接近,且所得规律一致。酸雨研究中,在样品数量多、SO^2-4分析任务重且仪器、设备条件具备时,本法为便捷、准确、较理想的SO^2-4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