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678篇
基础理论   215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25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为解决水体因低碳氮比而导致脱氮效率差的问题,将颗粒聚己内酯(PCL)重新塑形为阶梯环状,研究其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生物膜载体与固相碳源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静态实验中,平均反硝化速率为8.57 mg NO3-N/(L·h);反硝化过程为零级反应。连续填充床实验中,超过90%的硝酸盐可被去除,出水NO2-N质量浓度低于0.20 mg/L;出水NH3-N质量浓度略有上升;出水溶解性有机碳(DOC)先上升后降低至1 mg/L左右。电子扫描显微镜扫描显示,PCL阶梯环反应表面空隙率较高,表面生物膜以杆菌为主,反应后被明显腐蚀;液相色谱检测显示PCL阶梯环分子量反应前后略有下降,其结构未受到破坏;表明该材料适合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载体供微生物附着生长。  相似文献   
162.
针对腈纶废水生化单元出水,对比研究了Al2(SO4)3和Fe2(SO4)3在不同絮凝剂投量和p H时的混凝处理效果,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三维荧光光谱(EEM)、凝胶渗透色谱(HPSEC)等对混凝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显示,2种混凝剂在投量为63.5 mg/L时可获得30%以上的COD去除率,且最佳p H为中性附近。当投量小于32 mg/L时,Al2(SO4)3较Fe2(SO4)3具有更高的COD去除率,进一步增大混凝剂的投量很难提高Al2(SO4)3对COD的去除率,而Fe2(SO4)3则在有限范围内能持续提高COD去除率。EEM光谱分析显示,与Al2(SO4)3相比,Fe2(SO4)3对有机物具有更广的处理范围和更好的去除效果。HPSEC分析表明,Fe2(SO4)3相对于Al2(SO4)3在去除重均分子量为2 776、1 856和1 325 Da的有机物组分方面具有优势。铁盐或铝盐混凝是深度净化腈纶废水生化单元出水的可行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3.
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固相萃取耗时长、工作量大、有机溶剂使用量多相比,本文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的新方法.地表水样过膜后,直接注入在线固相萃取净化装置,经净化后进入分离柱分离,用乙腈和0.1%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14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分析时长13.0 min,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8,地表水和自来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64.8%—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9.3%,检出限为0.1—2.7 ng·L~(-1).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分析通量和灵敏度,准确度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地表水和自来水中有机磷酸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4.
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确认方法,检测饮用水和地下水中苯脲及三嗪草类除草剂的残留。共分析了16种除草剂,同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标准偏差、离散度等结果均能满足饮用水的标准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165.
有机膦萃取分离制革污泥淋滤液中Cr和F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D2EHPA)和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萃取分离制革污泥淋滤液中的Cr3 与Fe3 .结果表明,在pH 2.2时,采用5?EHPA-正己烷萃取体系,Fe3 的萃取率达到99%,有效地分离了制革污泥淋滤液中的Fe3 和Cr3 .以5 mol·l-1的盐酸作为反萃剂反萃负载有机相,20min时的反萃率可以达到90%左右.以TBP和 D2EHPA为萃取剂萃取分离Cr3 与Fe3 时,降低了污泥淋滤液中Fe3 的萃取率,这是由于TBP的加入降低了D2EHPA的有效浓度.同时TBP的加入阻碍了萃取物分子和反萃剂的接触,降低了Fe3 的反萃率.  相似文献   
166.
介孔纳米TiO2的超声化学法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南  马东  尚贞晓  孙剑  张锋  刘廷礼 《环境化学》2005,24(2):150-152
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介孔TiO2,并采用XRD,TEM,FT-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下,液相体系中能够一步合成锐钛矿相TiO2;添加有机模板剂并控制实验条件,则能直接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锐钛矿相TiO2.超声化学法能更好地控制粒子的形貌和尺寸,所制备的TiO2晶型完整,孔径均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67.
近年来,全氟化合物(PFCs)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其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已经被明确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1].由于PFCs可能具有毒性和生物积聚性,因此,对食品、饮用水、组织、血浆和全血中PFCs分析方法的建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8.
星湖沉积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肇庆星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沉积物的各种特性。研究表明:(1)星湖沉积物的矿相(晶体物)主要为石英、伊利石、长石、绿泥石等;(2)沉积物中的TP、TN含量,基本随湖水交换和季节变化而变化,与交换量有着简单反比关系,其TP的含量在0.03%~0.06%之间,TN在0.19%~0.28%之间,内负荷较为严重;(3)沉积物的沉降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4)沉积物营养物的释放受环境因子影响,其中溶解氧对N、P的释放都有较大的影响,温度对P的影响较N多一些,而保持水体中性,则有利于水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9.
Zn、Cu和Pb在无齿相手蟹体内的积累和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一种习见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 dehaani为研究对象,分析了Zn、Cu和Pb在该动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无齿相手蟹对这3种重金属的积累在不同部位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在不同样点间差异都不显著。动物对Zn和Cu积累能力最强的部位都是鳃,最弱的部位分别是内脏和螯肢。无齿相手蟹各部位对和Pb的积累均很低,且对Pb的排泄明显大于吸收。污染评价表明,本研究所有样点的无齿相手蟹均还没有受到Zn、Cu和Pb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0.
讨论了芝罘湾沉积物酸提取相中Pb、Cu、Cr、Fe、Mn、Li、K的分特征,及其在环境中的赋存形式,并与其它海区资料相比,得出该湾沉积物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